第十二章 第四節(2 / 3)

當赫美聽到女兒不在乎她跟叔叔在一起時,心都碎了。赫美又納悶地問,那爸爸對你也不好嗎?麗麗沒有回答媽媽的問題,反而說新媽媽已經有了小弟弟,她說弟弟出生後,爸爸就不要我了。赫美突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麗麗已經沒有了一個完整的家,我不能讓她再有一個不愉快的童年。赫美緊緊摟著麗麗,一邊親著她的額頭一邊說,好孩子,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你,今天媽媽去跟爸爸說,從明天起你跟媽媽在一起。

當赫美到柯枳那裏要求撫養麗麗時,柯枳心裏非常高興,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但是柯枳不明白,是什麼使風流成性、放蕩不羈、不負責任的赫美突然一夜之間變成一個好母親。他對赫美說,如果麗麗對你是個負擔,你隨時都可以把她送回來。

赫美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度過了初見布法羅的激動與自卑時期,是布法羅的愛喚起了赫美做人的良知,做人的良知喚起了赫美對親情的渴望和追求,布法羅的出現使赫美重新思考人活著的意義,使她唾棄她不光彩的過去,使她開始思考未來,使她一瞬間突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其實她早已厭倦了現在的生活,她渴望新生活,牛鋒對她的蔑視和瞧不起深深敲打著她的靈魂,但是卻沒有促成她的轉變,而布法羅恰好在一個沸點出現了,使赫美進入了生命的全新時代。人不應該老像浮萍,人應該有一個家,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人活著也不該得過且過,應該設立一個目標,朝這個目標奮鬥,這樣的人生才充實,這樣的日子才有奔頭。

盡管赫美過去在男女關係上很不檢點,但是她對她的家庭卻傾注了全力,她想給父親換腎,不用說,對待父親,赫美已經盡了全力,使她那老父親為其而驕傲,然而對待女兒,她覺得虧欠了許多,女兒是她的產業,她要管理呀,所以赫美痛下決心要用自己一生的精力把女兒撫養成人,不僅要教會女兒怎麼做事而且還要教會她怎麼做人。看看她走過的路,做事容易做人難啊。自從赫美有了全新的觀念,麗麗就成了她生活的中心,為了讓麗麗去一個更好的學區,她換了公寓。赫美租了三室一廳的房子,一間自己住,一間麗麗住,另外一間她租給了展芳。

赫美比較喜歡展芳,首先展芳不喜歡探聽別人的隱私,別人愛怎麼著就怎麼著,跟自己沒關係就行,其次展芳比較安靜,她總是捧著書本看書,從來不見她看電視,偶爾看電視,也是做飯時看看新聞,她跟她老公一直分居,即使老公來了,也聽不見她幹那事時的動靜,還有,展芳很愛幹淨,每次用完廚房,她總是馬上清洗餐具,因此,每次做飯赫美從來不用挪她的鍋碗瓢盆。展芳另外一個大的優點就是很大度,不斤斤計較,盡管人很節約,有時算水費、煤氣費什麼的,差個塊八角的,她都讓著赫美,赫美呢,下次就主動補上,或者買些東西給展芳吃,有時展芳舍不得買蝦吃,三塊九毛九一磅,她嫌太貴從來不買,原來赫美還以為她不愛吃蝦呢,直到有一天,中國店把剩下的小蝦和蝦頭賤賣,一塊九毛九一磅展芳才狠下心買半斤,從此,赫美才知道她也是愛吃蝦的,所以周末的時候赫美就買上兩磅蝦給展芳解饞。

展芳善良、心眼好,赫美有時無法接麗麗,都是展芳幫著去接,然而這麼好的女孩子卻沒有一個幸福的婚姻,她跟丈夫穀家仙好像總是合不來。展芳是陪讀身份出來的,丈夫總是瞧不起她,恨不得展芳每天都像過去人們拜見皇上那樣,對他三拜九叩,每天都把感謝掛在嘴上。最令展芳無法忍受的是她剛來美國那陣,覺得自己就像丈夫的囚徒,她沒有開信箱的鑰匙,丈夫掌管著家裏所有書信往來,丈夫在銀行開的賬戶上也沒有她的名字,展芳曾一度特別想吃中國的榨菜,一美元七包,丈夫就是不給買,說什麼有飯吃就不錯了,還吃什麼鹹菜,一分錢不掙還浪費錢。後來展芳提出讀書,丈夫表示你願意讀就讀,我不會給你出學費。展芳非常不理解穀家仙,在中國時他可不是這個樣子,怎麼剛來美國一年半就變成這個德性。展芳有時去教會,聽教友們說起丈夫會過日子,展芳才知道丈夫性格的轉變可能跟剛來時被老板炒了魷魚有關。剛到美國的頭兩個月,穀家仙聽不懂老師的英語,老師也聽不懂他的英語,還是一名中國大陸來的教授對他有同情心,雇了他,他才沒黑了身份,但其中等待的一個月沒有工資令穀家仙現在想起來都毛骨悚然,從此他珍惜每一分錢,把剛來時買的電視、錄像機都退了,然後換上從外麵垃圾箱撿來的。他撿來的電視又笨又沉,兩個小夥子都勉強搬,反正他也沒有時間看電視,就聽聽新聞,不用太高級的電視,這個笨大的家夥也湊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