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換工作不如換心情(1 / 3)

一、不要像湊合婚姻那樣湊合地工作

在舊社會,女人一旦結了婚,無論幸福與否,都要死死地固守一輩子,所以才有那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俗語。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敢於跳出不幸的婚姻,大膽地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當然,仍然有一些人礙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無奈”地湊合著過日子,這就出現了許多悶悶不樂的怨婦,還有一些愁眉苦臉、夜不歸宿的男人。

有人湊合著婚姻,其實有更多的人在湊合著工作。湊合工作的心態大約和湊合婚姻差不多,每天踩著點來上班,然後坐在電腦前瀏覽瀏覽新聞,慢騰騰地泡上一杯茶水,和同事侃上幾句,工作是能偷懶就偷懶,能少幹點兒就少幹點兒,沒有高標準,60分和90分都差不多,能將就的就將就。這樣就會讓自己懷著浮躁的心情馬馬虎虎地工作,最後也不會有什麼像樣的成績。

早晨鬧鍾響了三次,張路然才掙紮著從床上爬起來,一邊哀歎痛苦的一天又開始了,一邊匆忙地穿衣洗漱。早飯是顧不得吃的。走進公司大門的時候,鍾表的指針指著8點58分,提前兩分鍾到。他從桌上拿起一個筆記本,去會議室聽經理布置工作。他這時神情恍惚、睡意蒙朧,根本沒有聽清楚經理都講了些什麼。

上午,他去拜訪客戶,無精打采地和客戶聊了一會,結果遭到了拒絕,心情很壞。下午的工作是打電話回訪客戶,他看經理在就趕緊撥通電話,見經理不在,他就借機聊會兒QQ,要麼就去洗手間抽支煙。好不容易盼到下班了,照例要填寫工作報表,他不加思考地胡亂地寫上幾筆,他想隻要能交差就行了……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月底發工資的時候,才這麼點兒,換個工作吧,又懶得去招聘會擠,即便是找到了,估計情況都差不多,還是湊合著幹吧。幾個月後,公司裁人,他在首批名單中。走出公司,他一邊感歎著如今經濟真是不景氣,一邊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卻不知道反思自己為什麼會遭遇如此情景。

相信有和張路然同樣行為習慣的員工不在少數,他們每天按時上下班,思想消極,沒有明確的計劃和目標,從不認真地去想一想顧客為什麼會拒絕,也從不反省自己一天做了些什麼,有哪些經驗、教訓。

湊合的婚姻生活越來越寡淡無味,湊合的工作也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這樣,不良的情緒悄悄地侵入骨髓,擴散到生活的方方麵麵。誰能指望在麻木的狀態下營造出幸福的婚姻呢?又有誰能指望在懈怠的情況下取得工作的成功呢?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就算是充滿危機的婚姻,通過一定的方法也是可以挽救的。那些先結婚後戀愛,並恩愛了一輩子的夫妻就是最好的例子。工作也是這樣,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抱著消極的心態去應付,那麼我們注定隻能平庸一生,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收成。不如換一種心情,讓自己熱愛自己的工作,在積極、快樂的工作中收獲意想不到的喜悅。

與其讓工作追著跑,終日忙碌卻終無所獲,不如改變心態,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幸福才會如影相隨。

二、別以為下一份工作會更好

對一份工作倦怠了,很多人毫不猶豫地選擇跳槽。一個新的環境的確能對一個人產生刺激,讓人爆發出久違的激情。但是,這種激情是短暫的,不久就又會重新陷入倦怠的泥沼……很多人因此陷入一倦怠就跳槽的惡性循環,結果不隻加重了自己的倦怠情緒,還嚴重地削減了自己的競爭力。

當然,跳槽並不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拓展發展的空間,那麼跳槽還是必要的。但是有的人的跳槽是非理性的,往往存在著“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總以為下一份工作會更好,不顧及自身的實際情況便草率跳槽。在這種情況下,一份工作不如一份工作的現實讓他們後悔莫及,感慨“一失足成千古恨”!

梅小姐大學畢業3年,換了6份工作,但是薪水卻一直沒有大的提高。現在回想起來,她覺得讓自己最滿意的工作竟然是她的第一份工作。

剛畢業的時候,她靠著優秀的成績進入了一家國企的市場部。由於年輕、專業對口,再加上她的聰慧,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很受領導重用。但是,同事之間的業務糾葛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慢慢地讓她厭煩,而且雖然工作做得很多,但由於資曆淺,她的薪水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她有點憤憤不平了。

這時候,正好她的一位同學給她介紹了一家外企的經理秘書崗位,薪水比她現在的高很多。她聽說在外企,助理、秘書之類的職務晉升最快,於是欣然前往。去了之後,她才發現對每天倒咖啡、接電話之類的瑣碎工作難以忍受。她天生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常常在一些細節上犯錯誤,受到了上司幾次批評,她感覺有點鬱悶了。她想,當初自己可是挑大梁的,到了這裏怎麼變成了一個任人差遣的“小鬼頭”,於是憤而辭職。

之後,她又換了幾份工作,也是類似的情況,不是這不滿意,就是那不滿意,結果跳來跳去,無論是薪水還是職位都沒有一個質的變化。

我們本身並不否認跳槽,但是很多人跳來跳去並沒有獲得職位和薪水的升遷,反而成為“兩無”人士,沒有高職也沒有高薪,落得個“職場打雜”的稱號,這是很多職場人士的悲哀。

一個人有跳槽想法的時候,要考慮到長遠,盲目地跳槽隻會弄巧成拙。

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資本,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未來規劃,那麼還是不要草率地跳槽,很多時候不跳槽而專心做好自己現在的工作,已經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已經習慣於遇到問題就依賴跳槽去逃避,而不是想辦法去解決,那麼跳槽的結果通常是在解決了一個問題然後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一旦一個人成為跳來跳去的袋鼠,那麼很容易會倦怠。

跳槽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一個人能不能在辭職之後迅速找到下一家工作單位,而是能不能找到一個更高的起點。如果不能成功地發展,倒不如好好地經營自己現在的工作,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斷地挖掘工作的新內涵,努力地發現和創新,就會發現工作的樂趣之所在。這樣,人們的心情會很容易地好起來,工作也會很快地提高效率、出成績了。

下一份工作就是從零開始,新的環境、新的同事,將要付出的適應代價可想而知。麵對新工作如果沒有相適應的新的工作方法,就會讓自己束縛在繭中,無法破繭成蝶。

三、工作態度決定工作心情

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我們工作時的心情,而我們的心情又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而我們的效率越高,就意味著我們受領導提拔和重用的機會越多。也就是說,我們的工作態度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價值。

有三個砌牆工人,一個厭惡自己的工作,一個隻不過是為了得到薪水而應付,隻有一個是哼著歌在做,他顯然非常陶醉於自己的工作。誰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毫無疑問,一定是那位唱歌的工人,因為隻有他真心地愛著自己的工作。

看看我們的周圍,很多人對工作都沒有一個好的態度,總是在形勢所迫時才慢騰騰地去工作。他們更不會發揮自身的潛力,即便做事,也是敷衍了事,寧願待在原地,也不肯花點心思向上攀登。他們滿足於混日子,渾水摸魚,過一天算一天,過一年算一年。這種負麵的消極心態會讓他們的心情越來越糟糕,工作越來越被動,收入越來越微薄,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健康。

保持積極的心態去工作,能否真的讓一個人成為人人羨慕的成功者,這個問題暫且不論,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積極的心態能帶給人們好的心情。

有一位年輕人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他每天早早就來到辦公室,微笑著與領導和同事打招呼,然後精神飽滿、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說:“我每天早上都非常渴望能夠盡快地投入到自己的任務中,而當下午下班時,我會感到十分的惋惜,就像一個天生的畫家在野外作畫,因為天黑了而不得不放下畫筆那樣的遺憾。”即便是犯了錯,遭到了領導的批評,他也不會悲觀歎氣,而是會想:“我又免費學了一條經驗,真不錯。”

大多數人在工作中看到的僅僅是獲得麵包、衣服、化妝品、房子的一種“需要”,而很多時候這些需要就會變成沉重的負擔壓得人喘不上氣。如果能超越這些,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比如我們在工作中得到提升的能力,我們職業的發展以及事業的發展,那我們的工作就會變得有趣得多。

對於工作的認識決定了工作的態度,對於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人們會怎麼樣去工作。想想自己到底在為誰而工作?到底應該怎樣去工作?決定權都在於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態度。選擇積極的陽光的態度,我們將會發現工作的更多樂趣,這樣我們將會做得更好!

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誌,是個人的能力、意願、想法、感情、價值觀等元素在工作中的外在表現。世上沒有做不好的事情,隻有態度不好的人,而且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隻要有正確的態度,就能化沮喪、挫敗為樂觀、自信與成功。

快樂是一種習慣。即使泥瓦匠,也能在磚塊和砂漿之中看出詩意;即使圖書管理員,也會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四、有趣的工作在自己的心裏

對於工作,我們可以高高興興熱情高漲地去做,也可以愁眉苦臉情緒低落地去做。如何去做,區別隻在於我們自己。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洗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著極大的興趣。反之,一個人消極的人,即便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會因為種種原因抱怨工作枯燥和乏味。

我們的工作是否有趣,以及它的美與醜、可愛與可憎,全操縱於我們之手。我們才是控製自己工作的主人。也就是說,有趣的工作在我們的心裏。

一家公司的辦公樓已經很舊了,牆麵斑駁。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又一次次地掉下來……正在工作的趙明看著這些,他雖然隻有38歲,正當壯年,卻很消極,整天盼著退休。

趙明覺得自己就像那隻不停摔下來的可憐的蜘蛛,沒有什麼希望了。他在這家公司工作6年了,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勤勤懇懇,但晉升的機會從來沒有落到過他的頭上。如今,他對自己是否能求個一官半職已經不那麼在乎了,甚至是有點麻木了。他想,好在這是一家國企,公司的福利還比較好,若能熬到退休還能拿到不少退休金,就湊合著幹吧!

劉強也看到了那隻蜘蛛,他覺得這是一隻愚蠢的蜘蛛,旁邊就是幹燥的地方,為什麼不繞個彎向上爬呢?劉強雖然僅比趙明年輕兩歲,來公司3年了,但已經是公司的部門經理。他喜歡嚐試,喜歡挑戰,總是能從工作中獲得不少樂趣。

如今,很多人對待工作,都像故事中的趙明一樣,有點疲憊,有些無奈。也許有人認為,自己之所以對工作產生疲倦情緒,沒有熱情,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太平凡,甚至是卑微的,在這樣的崗位上能作出什麼成績呢?其實,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獨特非凡的意義,隻是我們人為地給它界定了個三六九等,比如我們會認為製造飛機的工作一定比清掃馬路的工作高級。而事實上,它們對於社會是同樣的重要。所以,我們工作的意義有多大,是否讓我們覺得有趣,完全取決於我們對它的看法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