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先找工作——再學技術
經驗是一個嚴厲的老師:她先測驗,再上課。
——弗蘭克·斯圖瓦特①(Frank Stewart)
越聰明的人越需要學習。
——唐·哈羅得②( Don Herold)
人們的大腦一旦有了新的思想,就永遠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樣子。
——奧立弗·文德爾·霍姆斯③(Oliver Wendell Holmes)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中國諺語
我們有一個最大的誤區,認為必須先具備特定的技能再去申請相應的職位。盡管有些工作需要事先接受特定的教育,但是你永遠不可能在開始的培訓中學到所有需要知道的知識。最有價值的東西是在工作實踐中獲得的。
一位在不同公司做過一係列不同工作,後來成為一家大型出版社副總裁的女性有一句經常被人引用的話說:“我從不接受自己已經熟悉的工作。”她提醒每個老板她將在新的工作中學習。在她得到工作以後,她會學習如何去做。
人們都習慣認為最好的工作是老板能夠保障你一生的工作。人們期望工作有完整的保障,有競爭力的薪水以及其他固定的好處。你的老板在你一出校門就雇傭你並且“照顧你”,就好像一位慈愛的父母。
這種對於永久的職業保障的期望也許永遠不會實現,現在的職業保障或許會更少。不斷變化的技術進步也讓職業機會飛速地發生改變。
永不停止學習
如果你不能再指望傳統的職業保障,還有能夠依賴的其他方式保障自己的安全嗎?我想你會很高興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終身學習”。
“嗨,”也許你會想,“我已經結束自己的教育了。”
不要認為你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教育,不管你曾經受過什麼樣的教育,學習是一個伴隨終身的過程,隻是你學習到的東西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有任何作用。
如果你害怕再次返回學校,你不用為此擔心。學習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在課堂以外和在課堂裏麵一樣可以學習。不用擔心你非要回到學校才能學習。有些人在學校有許多不好的回憶,不希望再次回去。幸運的是,你在任何其他地方也可以學習。你到過的每個地方,遇到的每個人,讀到的每件事情,聽到的每樁經曆都可以促進你的學習。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當每個人為了學到東西,而不是獲得好的分數進入課堂的時候,學習會變得多麼有趣。(例如,在線學習、成人教育、社區學院夜大、研討會、研究班等)。
宣稱具有未來通過學習可以具備的能力
知道你可以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條件。你不必真的知道如何去做一件事情之後再聲稱你可以做,就像尼古拉那樣。
“是的,我行!”
尼古拉帶著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從東歐來到美國,盡管尼古拉可以說三國外語(俄語、德語以及波蘭語),但是他和他的妻子都不會說英語。他是以難民的身份來到美國的,幸運的是他一個遠房的堂兄資助了他,讓他和他的家庭可以安頓下來。他們可以在堂兄擁有的公寓內臨時居住,尼古拉很快開始學習英語。他需要工作來養活他的家庭,但是他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而他的英語能力又不足,他很擔心自己在美國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
他的一個鄰居告訴他,附近的一個公告板上經常會有工作信息貼出來。尼古拉和一個能同時講英語和俄語的熟人一起去找到了這個公告板,看看有什麼工作。他仔細聽了這個熟人讀的幾個工作的信息。其中一個引起了他的注意。附近的一個軍事基地要招聘理發師。這則廣告最吸引尼古拉的地方是其中有“不需要相關資格證書”的字句。尼古拉從未給別人理過發,但是他記得水手們都會彼此互相理發。這看上去很容易,所有的頭發看上去都一樣——隻要剪光所有的頭發就可以了。他花了整個晚上的時間練習下午他從堂兄那裏學到的短句,包括“你好,很高興見到你”以及“是的,我行”。
第二天,尼古拉坐早上的第一班車到達了基地。在給守門的士兵看了廣告之後,他得到了一張指向理發店的地圖。在相互寒暄之後,理發店的經理問尼古拉:“你能給別人理個發嗎?”
“是的,”尼古拉回答道,“我行。把所有的頭發剃光!”
尼古拉不僅得到了這份工作,而且由於他工作努力,手藝越來越好,在兩年以後,他成了理發店的經理。他是現在負責所有招聘的人。他的英語能力提高很快。經常獲邀到上級官員的家裏參加宴會。他同時也喜歡上了鄉村音樂,因為基地裏有許多人來自南方州,理發店裏經常播放這些鄉村樂曲。
當尼古拉被問道:“你能給別人理個發嗎?”的時候,他可以據實回答,“我不知道,我以前從來沒幹過這個。”這樣的回答也許會讓他丟掉這份工作。在他肯定地回答道,“是的,我行”以後,他通過接下來的學習掌握了理發技巧並證明了這一點。他告訴經理“把頭發剃光”,這種他在到達美國之前就觀察到的適合軍隊要求的做法正對經理的胃口。
說實在的,確實有些工作——腦外科手術以及飛機駕駛——這些工作明顯地需要特殊的培訓才能上崗,以免危害到他人或者你自身的安全。但是你可以從某個地方開始,自信自己能夠學習必要的技巧。隻有在極少數情況下你需要事先學習從事工作所需要的全部技能。
讓每個工作都為你提供學習的經驗
你可以選擇一個方向起步,發現由於自己無法控製的原因而行不通以後,換個方向,拓展自己的興趣。瑪利亞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
情況低迷時,幹點兒別的
在離開學校兩年後,我正為獲得教師資格而努力。我有一個市場方麵的學位,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過,並在阿根廷教過兩年英語。我需要一份兼職工作,一個朋友建議我到她工作的評估機構去。這個工作的內容是評估一所住宅或者其他財產的價值。老板看在我朋友的推薦上錄用了我,我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在那裏工作並學習評估業務。當時我完成了自己的教師及教學資格課程,但不幸的是當時正趕上教師裁員時期,我找不到全職教師工作。於是我做起了兼職代課教師,並繼續在這家評估機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