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到陳家(2 / 3)

“沒有的事。”慕容傾顏勾唇一笑,“那赤焰沙漠裏麵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神器,也不知道消息究竟是怎麼樣傳出來的。不過,陳家這一次應該沒有摻和其中吧!”

“沒有。”陳尚華搖了搖頭以後,開口道,“這個消息出現得實在是太詭異了,我和幾位長老商量了一番以後,決定還是按兵不動。另外三大家族也是一樣,不過,宋家那邊是最先接到消息的,據說他們派了不少的精英弟子去了。”

“這個我知道。”慕容傾顏臉上的笑容變得諷刺,“我們在赤焰沙漠的時候遇到了,不過,不得不說,這一次宋家也算是元氣大傷了。”

大部分的精英弟子都折損了,對於一個家族來說,究竟是什麼樣的損失,那就不言而喻了。人才可是一個家族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現在宋家少了這麼多人才,實力肯定會大大後退的。

聽到慕容傾顏的話以後,陳尚華不禁皺眉,“那傾顏,遇到了宋家的那些人,你沒有受傷吧!”

“我沒事,有事的是宋家。”慕容傾顏搖了搖頭,輕笑著開口道,“他們大部分的人都折在那裏了,不僅如此,宋輝黎也死在了裏麵。”

“什麼?”聽到慕容傾顏的話以後,陳尚華大吃一驚,他幾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剛剛聽到的那些話,“傾顏,你說的是真的嗎?那宋輝黎真的死了?”

他現在隻覺得自己的心髒的跳動都要不規律了。宋輝黎可是宋家的家主,怎麼會這麼簡單就死了呢?

“真的。”慕容傾顏喝了一口茶以後,肯定地開口道,“他就是死在我的手上的。”

聽到慕容傾顏的話以後,陳尚華不禁吞了一下口水,他覺得自己今天受到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在聽到宋輝黎死了的消息以後,他都還沒有回過神來,現在他的這個外孫女又給了他一個更大的刺激。

良久以後,陳尚華突然大笑出聲,“哈哈哈,傾顏,你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沒想到,最後宋輝黎這個老匹夫是折在你的手上的,隻怕他到死也不能瞑目吧!”

陳家和宋家鬥了這多年了,早就已經勢成水火了了。作為陳家的家主,陳尚華對於宋輝黎自然是恨之入骨的。可是卻一直沒有辦法對於宋輝黎。當然,反之,宋輝黎對他應該也是這樣的感覺的。

可是,現在宋輝黎就敗在了慕容傾顏的手上,這樣的消息,怎麼能不讓他的心裏感到無比痛快呢?

看到陳尚華像是聽到了什麼天大的好消息的模樣,慕容傾顏感到一陣無語,“好了,外祖父,你還是消停一下吧!這段時間以來,宋家那邊怎麼樣了?”

陳尚華終於收斂起臉上的笑容了,隨即繼續開口道,“經過了我們陳家和龍家那邊的打壓以後,宋家現在的實力早就已經大不如前了。而且,宋輝黎親自帶人去了赤焰沙漠,導致宋家現在連一個可以拿主意的人都沒有。現在宋家已經徹底退出了四大家族的位子了。”

慕容傾顏點了點頭,心中了然。看來,這一次宋家是真的要敗落了。即使在赤焰沙漠裏麵的時候,她沒有把宋輝黎給殺了,宋輝黎回來以後,看到這樣的情形,怕是也會被氣死吧!

不過,這怪不得別人,都是宋家貪心的下場。要是一開始的時候,不是宋家想要設計龍家和陳家,那也不會遭到這兩家的打壓了。

“那就好。”慕容傾顏點了點頭,“宋家現在應該算得上是氣數已盡了。”

“不過,在這一次的心動中,最讓人感到意外的還是司家。”陳尚華忍不住開口感歎道,“這司家的司煌的確是一個很出色的人才,他現在已經帶領著司家,登上了四大家族的位子了。”

說話的時候,陳尚華的語氣裏麵帶著一絲的遺憾。因為當初司煌和陳家是有婚約的,隻可惜陳雯雯實在是太不珍惜了。

慕容傾顏在聽到這些話以後,倒是沒有覺得很意外,她點了點頭以後,開口道,“這個司煌的確是個人才。對了,外祖父,之前在交流會完結了以後,我曾經和你說的繼承人的事情,你現在怎麼看?”

在交流會結束以後,她就曾經說過,陳賢斌或許可以成為陳家的繼承人,就是不知道現在事情怎麼樣了。

聽到慕容傾顏提起這件事情,陳尚華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多了起來,他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的讚賞,“傾顏,你的眼光的確是不錯,自從回來以後,我就開始把一些家族的事情交給賢斌去處理了。他都能夠處理的井井有條的。雖然這中間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可是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慕容傾顏點了點頭,“那就好,如果他真的可以擔當大任,那也是一件好事。”

對於曾經的陳賢斌,她是看不上眼的。不過,經曆了那麼多的事情以後,現在的陳賢斌似乎已經成長了不少了。如果陳賢斌真的可以成為陳家的繼承人,擔當起陳家的重任,這對於陳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嗯。”陳尚華顯然很滿意,不過,“傾顏,最後賢斌是不是能夠成為陳家的繼承人,還是你說了算。隻要你覺得可以,那我和三位長老都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老者已經把這個選擇的權力交給了傾顏,那他們就必須聽從。所以,即使現在他對於陳賢斌很滿意,可是要是最後傾顏不滿意,他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我會考察一下的。”慕容傾顏點了點頭以後,繼續開口詢問道,“那陳賢義呢?他應該不會坐以待斃吧!這段日子以來,他應該給陳賢斌找了不少的麻煩吧!”

“的確是這樣。”陳尚華點了點頭以後,繼續開口道,“不過,賢斌都能夠很好地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