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立足“止於至善”,追求“永續經營”(1 / 2)

“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王永慶的經營理念裏,“止於至善”是他最初的目標,也是最終的結點。也許正是出於對這個目標的不懈追求,才成就了王永慶一生的“永續經營”。王雪紅深諳父親的經營精髓,把“止於至善”當做是企業發展的真理,把“永續經營”當做是畢生追求的目標。

1.止於至善--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在王永慶的心目中,“止於至善”應該是這樣理解的。

“如果企業的經營理念隻是單純為了賺錢,那麼當它在賺到龐大的財富以後,由於目標已經達成,在經營態度上就有可能因為感覺不錯而停滯不前,甚至產生懈怠,造成衰退。反之,如果企業在其經營理念上,能夠同時兼顧本身利益的追求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它才有可能基於對社會的使命感,持續不斷努力追求更為良好的投資績效,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也同步對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王永慶認為,止於至善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台塑之所以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和持續創新,正是因為擺在它麵前的永遠是“至善”。王永慶曾經要求台塑集團的每個管理者都要從成本的最根本因素出發,然後沿著生產流程一項一項去進行分析、檢查和改善,這個過程要一直持續下去,永遠不要停止。

在台塑集團,什麼是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檢討能力,二是改善能力。因此,在員工們看來,檢討不檢討是“真”;如何檢討是“善”;檢討之後的“改善”則是“美”。

在王雪紅看來,父親的一生,就是對“止於至善”的最佳詮釋。而這,也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對“止於至善”的堅持也融進了王雪紅經營企業的每個環節中。

王雪紅的“止於至善”可以分為幾個層麵。

首先,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長遠打算,才能有比別人更早一步的考慮。在短期的誘惑麵前,要堅定信念,隻有經得住誘惑,才能永不滿足,不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

其次,做事的時候,一定要追求完美。雖然完美的東西實際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追求完美的過程卻是不可或缺的。隻有不斷地追求完美,做事情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正是因為對“止於至善”的持之以恒的追求,在王雪紅的創業過程中,才會出現威盛電子對綠色計算永不言棄的堅持,才會有威睿電通蟄伏七年一飛衝天的跨越,才會有 HTC 虧掉本金後重新崛起的奇跡。也正是因為“止於至善”,王雪紅才敢和英特爾、微軟、諾基亞、蘋果等科技巨頭一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