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相容
成語們自從住進《漢語成語詞典》後,以水字為頭的水家族成語和火字為頭的火部落成語兩大派係,仗著族大勢眾,都想在成語詞典這座古堡裏稱王,雙方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長期對峙,確實是水火不容,誓不兩立。
這不,兩派又爭起來,而且越鬧越凶。
起因是這樣的:早晨,住在280號胡同2單元五樓的“火眼金睛”,發現古堡城牆被風掀開,便獨自離開城堡。在城外,“火眼金睛”碰到一隻墨綠色的圓鐵桶,桶上有四個白漆噴上去的大字:
防水防火
“啥,水算老幾?同我們火家相提並論?”火眼金睛用一張與鐵桶顏色相同的墨綠色紙片,貼住“防水”。他跑回城堡,喊成語們去看稀奇。其實就是那隻鐵桶。
“火眼金睛”指著綠色圓桶上的字,一字一頓地說:“大家都看清楚了,注意“防火”。這鐵家夥都怕我們火家呢!”
火部落成語明白了,一齊叫道:“誰個厲害,有了公論。”
“火上澆油”指著水家族成語,用命令的口吻說:“從今以後,你們得向我們所有火字頭成語俯首稱臣。不論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咱們兩家相遇,水得讓道,不得有違。”
“水清無魚”再也忍耐不住了:“世上隻有奔流不息的水,沒有長久不滅的火。地球上,沒水,就沒有一切生命。你們火家就憑鐵桶上的這兩個字想叫我們屈服,沒門。”
“火眼金睛”氣紅了眼,立刻反駁說:“人類從猿過渡到人的標誌是用手勞動——刀耕火種,有別於一切動物的飲食生活是熟食——火燒火烤;名揚全球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火藥。你們說,哪一樣離開過火?你們再看,地上跑的有火車,海上行的有火輪,天上飛的有火箭,陸海空全得靠火。曆史的重大進步,都是我們火的功勞。我們火家的發展就是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水中撈月”憤憤地說:“要是沒有水,輪船能浮起來航行嗎?”
“水清無魚”也說:“你們盡往火上扯,現在,火輪叫輪船,火車叫列車,內燃機是用電作動力。”
“是呀,有電車。”“火上澆油”樂了:“火力發電,這還是我們火的功勞。”
“水到渠成”不甘示弱,據理力爭:“就是你們火能發電?那水電站是幹什麼的?不就是利用我們發電?”
雙方爭來吵去,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別爭了,別爭了。”有著雙重身份的“水火無情”擺出一副息事寧人的架式說:“嘴巴官司打了多少年,也沒有分出個高低,究竟水比火厲害,還是火比水厲害,不如今天當眾較量較量,決個勝負。”
“行,較量較量。”水字頭成語們浩浩蕩蕩,氣勢洶湧。
“來,分個高低。”火字頭成語們熊熊燃燒,烈焰高漲。
比賽要有裁判。選誰呢?從沒調和過的水家族和火部落,都覺得“水火無情”冷靜客觀,一致選它擔任裁判。
“水火無情”表情嚴肅地說:“既然雙方都推舉我當裁判,我也就不謙讓了。今天,我既不站在水一邊,也不傾向火一邊,隻按事實裁定。現在我宣布:水與火比賽開始——”
“水性楊花”一馬當先,扭動身姿出陣:“對付火不必有勞我水家爺們的大駕。”她指著火部落說:“是好漢的就上,看我叫你們煙消火熄。”
火字頭成語哄笑起來:“好男不和女鬥。”
“別磨嘴了,上呀。”“水性楊花”吼著叫陣。
“火上弄冰”乘著烈焰衝出來:“連堅冰都是我掌中玩物,還怕你這柔弱的水不成?”他邊說邊將薄冰一塊塊砸向“水性楊花”。
“水性楊花”左閃右擋,漸漸體力不支,隻有招架的份,沒有還擊的力,已有幾塊鋒利的薄冰劃破了長裙。
“哈哈哈”,“火上弄冰”放聲大笑:“治服你一個女流之輩,我十分厲害隻用一分。”
“一派狂言。”同“水性楊花”親密無間、關係十分融洽的要好姐妹“水乳交融”,一麵潑乳將水攪渾,一麵噴水抵抗。
“火上弄冰”看不清目標了,一塊塊薄冰輕飄飄地落下來,隻在水上打飄飄。
突然,一股熱氣襲來,原來是“火傘高漲”甩掉外衣,袒胸露背,吼道:“快快投降,不然,將你連水帶乳全部蒸發掉。”
“水來土掩”叫聲“阿姐後退,”旋即在陣地前沿築起一道堤壩,將水字頭成語全部圍在裏麵。
火部落成語的幾員大將輪番出擊,均未攻破大壩。
“水來土掩”一個勁加高堤壩,其它水成語迅猛發水。
“火燒眉毛”心急如焚:要是大壩裏的水漲到洶湧澎湃,那時壩破傾瀉進來,火部落縱有萬般能耐,也難躲過全軍覆滅的命運。勢態嚴峻,情況嚴重,他急得團團轉,不住地念道:“快想辦法攻破大壩。”
“火中取粟”操著粟子粗的鋼鑽,不顧自身安危,匍匐前行,靠攏大壩悄聲鑽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