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皇帝派兵,攻打日本。
說實話,這次出兵,除了皇帝和一些狂熱的戰爭愛好者外,沒有人是心甘情願的。可就算不願意,也要做好一切工作,畢竟打仗總是打贏了會比較好。後勤由景額負責,領兵的則是施琅和索額圖。
日本如臨大敵。他們的海軍遠遠不如大清的無敵戰船,無敵戰船可是當年奪得馬六甲的神兵利器,經過多年的演化越發的牢固,技術也越發成熟,碰到日本的戰船根本就不用打,直接撞都能撞死一堆。
德川幕府內部開始爭吵,有的說幹脆投降吧,不就是些東西嘛,先交出去,然後再扮演海盜搶回來就是;有的說士可殺不可辱,既然人家打上門來了,就不能這麼輕飄飄的認輸。
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大清贏得毫無懸念十拿九穩的時候,上天開了一場大大的玩笑。一場颶風突如其來,就連擁有多年海上經驗的施琅都沒有能夠預測成功,幾十米高的海浪如同一麵牆一般迎頭撲下,大清海軍傷亡慘重,三艘戰船被海水淹沒,死亡四百餘人,傷者不計其數。
當這個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朝堂上死一般的寧靜,所有人的眼神都投向了皇帝。福臨先是愣了片刻,隨後,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
他記得,當年成吉思汗也打過日本,是在八月出發,敗在颶風之下。為了不出現這種情況,他特意請了欽天監算好日期,選擇在風暴不強烈的六月出發。可老天的意思就是這麼的令人捉摸不透,曆史驚人的重合了。
難道說,是老天在護著這個島國?老天都不允許自己滅了他?難道說,曆史是不可違逆的,自己就算做得再多,國家依舊不能逃脫那段灰暗的將來嗎?不可能!
福臨掙紮著想要說些什麼,卻又是一口鮮血噴出。朝堂上下一片忙亂,誰也沒有心思去說什麼日本不日本的事情了,皇帝的身體要緊。
海軍不戰而退,德川幕府興高采烈,再次拜祭所謂的神風,這些東西福臨都不能管了。經年累月的早起晚睡,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好,這兩口血徹底的將他身體掏空,他不得不躺在床上,慢慢將養。
而海上的這場颶風,在有心人的嘴裏,演變成了對皇帝一意孤行不行仁義之道的懲罰。又要忙著政事,又要壓製謠言,還要照顧皇帝,景額第一次感受到了無比的壓力,迅速的成長起來,同時,他又由衷的希望自己的皇阿瑪快些好轉,畢竟,二把手有時候還是挺好的。
事與願違,福臨的身體日益虛弱了下去。他自己倒是很清楚。這麼多年,他一心撲在朝政上,身體早就透支,如同一根繃緊了的橡皮筋,一旦鬆下來,便會老化崩潰。可是,他又不甘心,日本他無論如何都要打下;蒙古和西/藏那裏的教育初見成效,他還要抓緊;與歐洲各國的交流不能斷,同時還不能忘記南美洲,他正準備在那裏買地呢;江南已經出現了一些規模化的織造廠以及老板雇傭員工的生產模式,他不得不在這些地方多下些心思;多餘的八旗兵丁可以放到東北一帶屯田,以農桑和練兵來消耗他們過多的精力;還有,還有......
事情太多太多,他不甘心啊!
順治四十四年五月,正是春暖花開之際,福臨卻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了。他急詔明珠、廖俠、桑吉、範承謨、索額圖等人入宮,又叫來皇後太子以及孩子們,拉著景額的手,笑道:“眾位愛卿是朕一手提□□的,如今,朕要先一步離去,太子也要托付眾位了。其實,朕本應該尋你們一個錯處,將你們壓製了,然後再讓太子施恩與你們,這樣可以換得眾位對太子衷心。可是,朕不願意。朕與你們一同治理天下,如同兄弟一般,朕不願意用這種心術來製衡你們,朕相信你們的衷心。等朕去後,你們定會好生輔佐太子,共建我大清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