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下載於炫^浪TXT小說,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ncs.xvna.com
導論 概述存在意義的問題
第一章 存在問題的必要性、結構和優先地位
第一節 突出地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我們的時代雖把重新肯定“形而上學”當作自己的進步,但這裏所提的問題如今已久被遺忘了。人們認為自己無須努力來重新展開巨人們關於存在的爭論。然而,這裏提出的問題卻絕不是隨隨便便的問題。它曾使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為之~
存在的意義問題還有待於提出。所以,我們就必須著眼於上述諸構成環節來討論存在問題。
作為一種尋求,發問需要一種來自它所尋求的東西方麵的事先引導。所以,存在的意義已經以某種方式可供我們利用。我們曾提示過:我們總已經活動在對存在的某種領會之中了。明確提問存在的意義、意求獲得存在的概念,這些都是從對存在的某種領會中生發出來的。我們不知道“存在”說的是什麼,然而當我們問道“‘存在’是什麼?”時,我們那已經棲身在對“是”〔“在”〕的某種領會之中了,盡管我那麼還不能從概念上確定這個“是”意味著什麼。我們從來不知道該從哪一視野出發來把握和確定存在的意義。但這種平均的含混的存在之領會是個事實。
這種存在之領會不管怎樣搖曳不定時隱時現,甚而至於僅流於單純字麵上的認識,但這種向來已可供利用的存在之領會的不確定本身確是一種積極的現象,雖然這種現象還有待廓清。探索存在意義的工作不宜在開端處就來闡發這種現象。隻有憑借成形的存在概念,闡釋通常的存在之領會的工作才能贏得它所必需的指導線索。借助於存在概念以及這一概念本身所包含的明確領會這一概念的諸種方式,我們將能夠弄清楚:變得晦暗的或尚未照亮的存在之領會意指什麼?有哪些方式可能或必然使存在的意義變得晦暗,可能或必然阻礙鮮明地照亮存在的意義?
平均且含混的存在之領會複又浸透著流傳下來的關於存在的理論與意見。這些流傳下來的理論作為這占統治地位的領會的源頭,卻又始終暗藏不露。——存在問題所尋求的東西並非全然陌生,雖然在最初的確完全無法把握它。
在這個有待回答的問題中,問之所問是存在——使存在者之被規定為存在者的就是這個存在;無論我們怎樣討論存在者,存在者總已經是在存在已先被領會的基礎上才得到領會的。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不“是”一種存在者。哲學領會存在問題的第一步在於“不敘述曆史”,也就是說,不要靠把一個存在者引回到它所由來的另一存在者這種方式來規定存在者之為存在者,仿佛存在具有某種可能的存在者的性質似的。所以,存在作為問之所問要求一種本己的展示方式,這種展示方式本質上有別於對存在者的揭示。據此,問之何所以問,以及存在的意義,也要求一種本己的概念方式,這種概念方式也有別於那些用以規定存在者的意義的概念。
隻要問之所問是存在,而存在又總意味著存在者的存在,那麼,在存在問題中,被問及的東西恰就是存在者本身。不妨說,就是要從存在者身上來逼問出它的存在來。但若要使存在者能夠不經歪曲地給出它的存在性質,就須如存在者本身所是的那樣通達它。從被問及東西著眼來考慮,就會發現存在問題要求我們贏得並事先確保通達存在者的正確方式。不過我們用“存在著”一詞可稱謂很多東西,而且是在種種不同的意義上來稱謂的。我們所說的東西,我們意指的東西,我們這樣那樣對之有所關聯行止的東西,這一切都是存在著的。我們自己的所是以及我們如何所是,這些也都存在著。在其存在與如是而存在中,在實在、現成性、持存、有效性、此在中,在“有”中,都有著存在。我們應當從哪些存在者攝取存在的意義?我們應當把哪些存在者作為出發點,好讓存在開展出來?出發點是隨意的嗎?抑或在擬定存在問題的時候,某種確定的存在者就具有優先地位?這種作為範本的存在者是什麼?它在何種意義上具有優先地位?
如果我們確實應該突出地提出存在問題,並且充分透視這個問題,那麼,依照前此所作的說明,可以知道: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把審視存在的方式解說清楚,要求把領會意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