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到櫻,情況就複雜得多。
中國人雖然也喜歡櫻花,卻很難像日本人那樣把櫻作為自己民族性和靈魂的寄托。中國人喜歡蘭香遠益清,或者牡丹富麗堂皇,還有人對梅花傲雪淩霜情有獨鍾,到底中國的國花是哪個?其實並不容易選擇。中國人民族性的多樣性和豁達寬宏在此也可見一斑。本尼迪克特女士認為應該用菊代表日本民族,可能是因為她寫此文的時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日軍步槍上,軍艦上都帶有一個菊花徽。其實,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徽章,據說是崇尚中國文化的產品。當時中國的唐王朝崇尚牡丹,日本也以牡丹的繁複富麗為美。然而,作為學生終歸不敢偕越,隻能選擇比較類似牡丹,但是稍減堂皇之色的菊花作為自己的徽章了。日本人對於菊花的感情是尊重而不是認同,假如投票選舉日本的國花,我想日本極少會有人選擇櫻花以外來投票的。
我曾問過日本同事,為什麼日本人對於櫻花有著這樣強烈的感情?日本同事答道,櫻花,颯,一瞬間滿樹皆花,一旦風雨吹過,颯,一瞬間便盡數墜落,雖然燦爛,花期不過一周,還在完美時刻就凋零無盡,怎麼能不讓人感動呢。
此人說的時候雙眼閃閃放光。
“美不過櫻花,勇不過武士”,冰心曾經提到過這種說法,這種日本人對於櫻花的略帶悲觀的感情,讓我想起高君宇在給石評梅的信中寫的那段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確實讓人感動。櫻花在燦爛中凋謝的帶悲愴的美,也曾被日本軍國主義所利用,使千百萬日本兵滿懷著以櫻花自許的心情,送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
櫻花樹下醉胡姬——談談日本的“花見”之節(2)
教日語的老先生觀點與我的同事不太相同,他對我講,櫻花之所以受到日本人的喜愛,是因為它的完美。櫻花單獨一朵是美的,所有的聚在一起也是美的,隨風飄落在地,還是美的,櫻樹的枝條雋秀雅致,櫻樹的葉子清麗脫俗,所以,櫻的美,不僅僅在開花,它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
追求完美,宛然是日本民族性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和它的易於極端,略帶悲觀的自戀心理矛盾而又相互依存。
和日本的工程師一起工作,雖然他們的開拓性思維不及中國同事,但他們的認真,和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精神,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比如做完一項網絡工程,日本工程師總是很小心的將工作中落在地上的殘線碎屑一一收起,打掃幹淨,從不例外。這與其說是作秀,倒更應該說是日本人追求完美的民族性在起作用了。~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櫻花的開放,的確是一種完美的展示,開花季節,走在奈良吉野或者東京不忍池這樣的櫻花勝地,其絢爛隻能用滿山滿穀來形容,滿開的櫻花遠看如一片片燦爛的雲霞,走到近處,拾起一朵,又是弱不勝衣的清麗。而無論遠近,置身櫻花樹下,都宛如佳人一握,便是心中快樂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