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3 / 3)

東瀛觀醫記(2)

日本解決這兩個問題是靠素質高麼?當然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我所見更主要的原因在於製度。∮思∮兔∮網∮

日本為什麼不會有勒索性的藥費呢?原因是日本大多數醫院所開藥物都要到附近的藥房購買,而本院隻提供少量必要的製劑。這樣,腐敗藥價的致命原因——賣藥回扣,在日本根本沒有立足之地,無論你開多少藥,病人都不會讓你醫院的藥房多賺便宜,既然沒人能知道病人會到哪裏買藥,甚至買不買藥,這回扣如何給起呢?

日本大夫不收紅包,那更是嚴格的製度使然。日本大夫如果收禮,會受到開除的嚴厲處分,而有這個“案底”的大夫,再被其他醫院雇傭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日本的大夫和律師一樣,都是搖錢樹一樣的好職業,需要多年苦讀,外加一係列嚴格的考核才能穿上白大褂,誰會舍得拿自己這樣美好的前途當兒戲呢?

這些方麵,中國的醫藥改革要是能參考一下,無疑會有事半功倍的好處。

不過,有些事情就微妙多了。

比如泡病號。

中國泡病號曾經是一個大問題,不過隨著今天國營企業紛紛消失,這個問題也慢慢的不那樣明顯了。

有趣的是在日本觀察了一番以後,發現日本人居然也泡病號,而且方興未艾。

和中國不同的是,日本泡病號的主要人群是老頭老太。

在日本,雖然醫院眾多,但照樣人滿為患,時常可見醫院的門廳走廊裏擠滿了候診的人群。仔細看來,老頭老太占了大多數。是不是這些日本老人都身體特別不好呢?其實日本的老年人群可能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他們多半是閑不住,食物上由於長期習慣少油少鹽,多食海產品,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較低。我們鄰居八十多歲的老先生還去存車處當義務管理員呢,風雨無阻。這麼多老人光顧醫院有不少純粹屬於泡病號,日本有報刊分析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醫療保險製度。

日本的醫療保險並不是負擔全部的醫療費用,對不同年齡的人其比例也不一樣,總的來說是要照顧高齡者,這樣,到七十歲老人的醫療費用基本就全部由保險承擔,不用自己掏腰包了。日本的老人和兒女關係比較淡薄,看孫子的事兒非常罕見。退休了空閑時間很多,人老難免這兒那兒有些不舒服,到醫院又不用花錢,還能有一點社會交流,沒事去泡醫院當然不奇怪。

不過醫院可是照樣收費的,如此一來,就給日本國家的醫療保險製度帶來了巨大負擔。有人說當年中國人泡病號是素質問題,日本國民素質高不高評價不一,反正這件事上也沒有高到為了考慮國家的保險製度不去醫院的地步。這種弊病誰都看得出來,卻沒有哪個政治家敢於在此處動土,弄個製度來匡正一下,減少醫療方麵的負擔。因為這種“匡正”雖然有利於國,卻不會得到好評。老人們不會喜歡不說,年輕人雖然是間接的受益者(醫療保險的資金都是他們納的啊),也不會歡迎,因為誰都有老的那一天麼。

於是隻好讓醫院的門廳裏繼續充滿讀著小說等待和大夫小護士交流一下的老頭老太們。

從這個角度說,日本的泡病號問題,隻怕比中國的更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