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名媛王昭君>
第一章
秭歸縣的大堂,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張燈結彩,喜氣洋溢,裏裏外外到處是笑臉。有的是覺得新奇有趣的笑,有的是憧憬著榮華富貴的笑,有的是自鳴得意的笑,但也有用脂粉遮掩了淚痕,強自妝點的笑。
大致說來,秭歸縣的美人,隻要是未曾出嫁的,都集中在這裏了——朝廷采選良家女子,充實後宮,盡管詔書中煌煌申明,以德為主,儀容並非所重,隻要平頭整臉,身無惡疾,皆有入選的資格。可是誰都知道,入選的主要條件是色!
因此,平素有豔名而又不願選入深宮的,早在詔書下達之時,便急急忙忙地物色兒郎,草草婚嫁。這半年以來,辦喜事的人,比平常多了三倍。東西這一來剩下的美人就不多了。選美的欽使,掖庭令孫鎮,大為失望,不斷地皺眉、搖頭,喃喃自語:“千城易得,一美難求!”
“欽使說哪裏話!”有個待選的蓬門碧玉,心直口快,不服氣地抗議,“有位美人,不但秭歸第一,隻怕天下也是第一!”
“喔,”孫鎮動容了,“你說,是誰?”
話是說出口了,卻大為懊悔。她囁嚅著說:“我是說著玩的!那裏有什麼天下第一美人?”
孫鎮已當了二十年的掖庭令,後宮佳麗,何止三千?成天在脂粉叢中打滾,將女孩兒的心理摸得熟透、熟透,知道她的話不假,隻是忽生顧忌,故而改口。如果逼著問,當然可以問得出實話,但可能會別生枝節,反為不妙,所以一笑置之。隻問她的姓名。
“我叫林采。雙木林,采選的采。”
“看你口齒伶俐,也有可采之處!”
陪侍在旁的秭歸縣令陳和,立即高聲說道:“取中林采!”
孫鎮不過是那麼一句話,入選與否,猶在考慮,陳和自作主張地作了這麼一個宣布,使得他頗為不悅,但也不能不算,隻好承認:“取中林采。”
因為如此,他就不肯輕易發言了,看來看去,一直看到離末尾隻剩五、六個人了,第二個還沒有選出來,陳和不免著急,陪笑問道:“莫非再沒有能中法眼的?”
孫鎮猶未答言,有個圓圓麵孔,喜氣迎人的女郎,笑盈盈地向他行禮,用很清脆的聲音說:“欽使安好!”
“你倒很懂禮節。”
“懂禮節就好!”陳和一旁接口,“宮廷中禮節最要緊。”
陳和不置可否,隻問:“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趙美。”
“趙美?”
是疑問的口氣,便意味著有名實不副之感。陳和急忙成人之美,“欽使,”他說:“美有各種各樣的美,有的人,初看不錯,再看不過如此,越看越不順眼;有的人呢,初看似乎平庸,再看有點味道,而越看越美。拙見欽使以為如何?”
“嗯!嗯!高見,高見。”孫鎮敷衍著。
“欽使,”陳和又說:“這趙美是官男之相,主理貴子。”
這句話倒是打動了孫鎮,他點點頭說:“可取者大概在這一點了!也罷,選上她一個。”
於是看到末尾又回頭,總算勉強又選中一個,名叫韓文,定額四名,還差一個。陳和看孫鎮大有再也不屑一顧之意,便又說道:“欽使,請再看看,可有遺珠?”
“不必再看了,本無珍珠,何遺可言?”
“那,不還差一名嗎?”
“是的,我知道。”說完,孫鎮便管自回到別室休息去了。
陳和情知不妙,但不便追了去問,先料理了中選的林、趙、韓三家該送的羊酒采禮,鼓吹前導,親身登門道賀。一家一家走完,回到衙門,已近黃昏。置酒款待欽使之時,方始從容叩問。
“欽使,尚差一名,是寧缺毋濫呢,還是另行複選?”
“既不可缺,亦不可濫,另行複選,亦嫌費事。”孫鎮答說:“我看,林采口中的天下第一美人,不妨召來看一看。”
陳和聽得這話,心中一跳。“林采胡說八道!”他說:“哪裏有甚麼第一美人?秭歸自從出了‘三閭大夫’師弟,秀氣都拔盡了,至今男子不文,女子不美。欽使莫輕信妄言!”
“三閭大夫”就是作《離騷》的屈原,與他的弟子。一代才人的宋玉,相傳都是秭歸的土著。師弟皆善辭賦,瑰奇偉麗,冠絕古今,所以陳和有此說法,然而毫無效果。
“陳兄,”孫鎮正色說道:“美人如日月星辰,縱或一時為浮雲所掩,終必大顯光芒,為世人所共見。倘或真如足下所說,秭歸的秀氣為屈、宋師弟拔盡了,至今男子不文,女子不美,自無話說。萬一真的出現了天下第一美人,而且早就是足下的子民,那時候,陳兄,這欺罔之罪,恐怕你當不起!”
事態嚴重了!做主人的陳和,如芒刺在背,大為不安——原來林采的話,一點不假,秭歸確有國色,隻是父母視如性命,舍不得她遠離膝下,所以一聞采選的信息,在陳和那裏行了重賄,得以剔除在候選的名單之外。不想林采多嘴,而孫鎮精明,看來是瞞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