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增加就業途徑。鼓勵勞動者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就業,積極發展勞務派遣組織和就業基地,為靈活就業提供服務和幫助。
5、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製。積極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逐步確立企業作為勞動力市場的用人主體、勞動者作為供給主體的地位。同時,協調推進社會保障製度、住房製度、戶籍製度等項改革,改善勞動力市場發展的客觀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機製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6、運用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業。為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實行免征稅費和小額貸款扶持政策。為鼓勵服務型小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實行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和減免稅收政策。為幫助就業困難對象,實行再就業援助。為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分流安置富餘人員,實行稅收鼓勵政策。
7、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預算中安排專門資金,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中央財政專門安排資金,對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給予補助。
8、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政府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發展各類教育與培訓事業,實行學曆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製度,全麵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熱點、焦點之七: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1、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1)、經濟發展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高增長低就業)
2)、教育模式與產業結構不相適應
3)、高校專業結構調整的滯後
4)、分配派遣中的某些障礙
2、對策
1)、進一步深化教育體製改革
2)、加強對大學畢業生提供政策谘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以及檔案管理“一條龍”服務
3)、加強對失業高校畢業生的管理和服務
4)、盡快建立全國性的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
熱點、焦點之八四:資源、能源問題
一、資源能源緊張問題
(一)我國能源問題的表現:
1、 供需緊張,我國能源工業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
2、 能源發展和能源保護的矛盾;
3、 能源效率低製約能源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緩解能源緊張局麵,搞好節能工作的措施
1、要有節能規劃、總體目標和具體的技術指標、節約指標;
2、要製定有關法規,《節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關法律,要加快製定或進一步修改完善;
3、要依靠技術進步,通過產業升級換代來節能;
4、 加強管理與監督檢查;
5、 推行循環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6、 要大力宣傳,倡導節能型社會。
二、電力緊缺問題
(一)、電力緊缺的原因
1、電源建設滯後
2、市場煤、計劃電頂牛
3、電力體製市場化改革嚴重滯後
4、經濟增長和重化工業拉動用電需求剛性增長
5、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
(二)、緩解電力緊張的措施
我國電力建設,必須實行正確的指導方針。既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加快電力建設,增加電力供應,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又要運用市場、經濟和法律手段抑製電力需求的過快增長。為此,必須切實抓好幾方麵的工作:
1、要深化電力體製改革,特別是著重解決電力領域或市場化改革相對滯後的問題,進一步發揮體製效應。合理確定電力發展規模,切實控製不合理需求,使電力發展速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2、要調整和優化電源結構,大力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積極推進核電,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鼓勵新能源發電。
3、要堅持建設與節約並重,進一步修改完善《節能法》,使節能法製化,把節約用電放在優先位置,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4、要加強電網建設,推進西電東送、南北互濟、全國聯網,實現更大範圍的資源優化配置。
5、要大力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關鍵設備製造和供應能力。
6、要鼓勵清潔發電,加強生態和環境保護。
7、要完善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強化規範管理,嚴格執法監督。
8、要切實加強電源、電網安全工作,進一步完善安全責任體係和電力保障應急機製,確保電力係統安全。
熱點、焦點之五:“三農”問題
一、農民工問題
(一)、進城務工人員存在權益受侵害的現象:
1、一些地方在農民工務工就業的職業、工種等方麵,設置了許多不合理限製;
2、企業用工和勞動管理很不規範;
3、勞動崗位極不穩定,報酬難以有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