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申論熱點、焦點整理

熱點、焦點之一:教育問題

(一)、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國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麵臨的最大瓶頸。根據1993年的社會經濟發展綱要,計劃到2000年教育投入占GDP總量應該達到4%,但是實際隻有3.32%,以這個比例,國家累計少投入7000個億。近幾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但沒升反而下降:2000年為3.32%,2004年為2.7%,2005年隻有2.16%。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壓力就全壓到學校身上。學校職責是辦好學校,教書育人,培養合格人才,卻還要承擔起籌款還貸任務。

2、教學資源不公平。

3、家長們的期望值太高。家長“望子成龍”,相互攀比追逐“名校”。由於傳統文化的積澱和社會用人製度的導向,家長“望子成龍”,相互攀比追逐“名校”,不但導致期望值過高,同時也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本原因。許多孩子從一出生,家長就打聽上哪個學校,如果自己小區的學校好點,一出生就落戶口。如果差點,就舍近求遠。這樣就有了擇校費,而且伴隨安全、上下班接送、交通堵塞等問題。

4、利益驅使。

5、 監督製約機製不健全。

6、查處不嚴。

7、群眾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二)、措施

“十一五”期間,教育如何才能讓人民滿意?教育部部長周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必須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以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著力完成“普及、發展、提高”三大任務,在製度、投入和環境三方麵采取有力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財力,努力實現教育事業又快又好發展。

三大任務:一是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二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上學難、上學貴”是目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對此,周濟表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矛盾,是現代化建設事業、人民群眾對於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當前教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的是社會深刻變革中矛盾和問題的反映,有的是大發展中伴生並發的問題,有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時期存在的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今後還會出現許許多多新的困難和問題。我們要正視這些困難和問題,並通過改革和發展的辦法積極予以解決。

要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這些問題,必須確保教育優先發展,進一步加強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力度,在製度、投入和環境三方麵采取有力措施。三項措施:製度、投入、環境 。即:

一是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抓緊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特別是困擾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長期性困難和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完善教育管理體製,理順政府、學校與社會的關係;積極推進辦學體製改革,不斷探索發展教育的新模式;積極發展民辦教育,形成公辦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體製改革,探索建立產、學、研合作的良性機製。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體製,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長效機製。同時,繼續拓寬籌資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擔機製,積極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教育。從嚴治教,規範管理,依法行政。加強教育經費管理,不斷提高經費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