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讓人生更豐富(1 / 2)

在經曆了癌症的病痛折磨之後,李開複感慨,正是由於自己的這段經曆,讓他意識到過去那麼多年,太追求所謂的影響力,卻忽略了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忽略了對家人、朋友的陪伴。也是這段時間,李開複更用心地和母親、姐姐們相處。經過這場生死之戰後,李開複依舊會盡力投身工作,讓世界更好,但是他更會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獲得更為豐富多彩的人生。

病愈後的李開複,看透了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也參悟了自己人生追求陷入的誤區。在重整旗鼓再次出現在公眾麵前時,李開複感慨道:“平衡,才能讓人生更豐富。”

對於豐富的人生,李開複認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一是工作,二是公益,三是家庭、朋友、休閑。隨著年紀的變化,李開複會對這三者的比例進行調整,但總體的趨勢是工作所占比例最大,在70歲前,朋友和家人及休閑的比例,一直未超越過工作。李開複給自己分配的標準,如下所示:

“三十多歲:90%給工作,1%做公益,9%給家人、朋友及休閑

四十多歲:85%給工作,5%做公益,10%給家人、朋友及休閑

五十多歲:75%給工作,10%做公益,15%給家人、朋友及休閑

六十多歲:50%給工作,20%做公益,30%給家人、朋友及休閑

七十多歲:25%給工作,30%做公益,45%給家人、朋友及休閑。”

對於李開複而言,工作一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李開複認為這三者都不能降為零,因為,如果工作為零,那麼頭腦就會退化,在社會上的話語權,甚至公益的影響力都會下降。如果公益降為零,那麼這個人就太過功利、自私了,這樣的人,即使事業非常成功,也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人。如果家庭、朋友、休閑是零,少了親情、友情的溫暖與愛,生命缺乏滋潤與調節,人就變成了一台機器,缺少了生活的情趣和情味。

在平衡的舍取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與原則,但是豐富的人生卻是三者缺一不可。在經曆了癌症折磨之後,李開複的人生中,這三者仍是平衡生活、豐富人生的選擇,但是,給家人、朋友和休閑的比例,李開複自然會進行適度調整。

李開複認為自己最慶幸的事情就是創辦了創新工場,在創新工場工作的時候,李開複可以自己隨時調整這三者的比例。

盡管剛從鬼門關前走一遭,但李開複仍然熱愛自己的工作,絕不會因病退休。但同時,李開複也更懂得了平衡與生活的重要性。

如今的李開複,已經能夠把握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做到張弛有度,平衡著生活、工作與休閑的關係,因為他相信,隻有使生活和工作實現平衡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到持久,才能實現真正的成功。

在經曆了癌症的病痛折磨之後,李開複感慨,正是由於自己的這段經曆,讓他意識到過去那麼多年,太追求所謂的影響力,卻忽略了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忽略了對家人、朋友的陪伴。也是這段時間,李開複更用心地和母親、姐姐們相處。經過這場生死之戰後,李開複依舊會盡力投身工作,讓世界更好,但是他更會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獲得更為豐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