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棋式的凝固與進步(1 / 3)

模式的凝固源於頭腦中的鎖相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發現有這樣兩種人,一種人很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他們即使到了老年的時候思想也不會凝固(頑固),他們在不時地更改著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而另一種人則相反,他們一旦形成了某種思維及行為樣式之後,就不再改變了,老是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對於其他人的做法都不會苟同,因而被青年人罵為老頑固。他們所以不懂得與時俱進,是因為他們的頭腦裏形成了一種鎖相,形成了一定之規。

什麼叫做鎖相?顧名思義,就是在一種相位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被鎖住了。相是指一種狀態,將這種狀態鎖住,變成了穩定的形狀,就是鎖相。要是我們舉一個不十分確切的例子,你就看相片好了。本來是一個動態的畫麵(人物),經過相機一照,被固定了,如果是一張結婚照,那麼到了這一對夫妻老之將至以後,再拿出當年的相片看,他們仍是年輕的形象。

在生命與自然界中,到處都是由相聯係的個體組成的係統。如涉及上百萬個個體分子協調動作的化學鍾,靠來自大量個體變形蟲的信號發生聚集的粘菌等。相聯係出現的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樣的:在受精卵中,相同細胞分裂演變成了人體的各種器官;磁體則是以有序的原子結構形式出現的,超導體則以電子協作的形式出現。當許多個體振蕩器從集體混沌向同步搏動或協同共振轉變的時候,就出現了我們所說的鎖相。

人體形成的生物鍾,是太陽、月亮、地球旋轉規律打在人身體裏的烙印,於是我們就夜裏睡覺,白天工作,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體裏鎖相的例子。在與光、時鍾或者有規律的膳食完全隔離的情況下,我們的生物鍾以25小時的周期運行。一旦又處在光照的條件下,生物鍾便受每日24小時的驅使,相位鎖定在這個周期之上。但我們僅僅作一次跨大西洋飛行,就可以破壞這種鎖相。當身體力圖鎖入不同的24小時周期時,便體驗到高速飛行引起的生理節律的紊亂。

我們知道,鎖相並不是單個或幾個分子(細胞)形成統一性所能建立的,它是上百萬、上千萬個單體經過振蕩而形成的,集體振蕩所形成的極限環,比幾個個體集合體振蕩更穩定,更有回複力。個體鍾會遊蕩,會變化,但鎖相的集體卻能抵禦小的擾動。這應當說是鎖相的一個重要特點。

大腦內有著上千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細胞在沒有組織狀態下是紊亂無序的,當對外界的一種感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進入大腦之後,大腦就會把這些單個的細胞進行自組織,建立起一個個的神經集合一我們可以稱之為大腦中的小鎖相。然後,為了反應一種物體的幾個方麵(例如一個蛋糕具有色、香、味\幾個小鎖相又會進行自組織,建立起一個較大的鎖相,共同來對付一種複雜的感受。於是,單個細胞的無序被整體細胞的有序所代替,整個大腦就有了小、中、大的鎖相,大腦裏測定出來的腦電圖,就是整體大腦的鎖相圖。

我們說,整個大腦是非線性的,非線性與混沌說明了大腦如大海一樣波濤洶湧變化無常,但是鎖相卻不同,一旦建立並且穩定下來,它就像是大海裏的島嶼,具有秩序、凝固的品質。

品酒師的敏銳味覺是頭腦裏形成的味覺鎖相區特別發達所致;武術家的靈敏反應也是頭腦裏形成了對於動作的快速反應鎖相區;而畫家對於色彩和圖形的敏感、熟悉,也是他的這部分鎖相特別牢固並且發達;音樂家自不待說,他的腦部分管音樂的神經細胞特別發達,而且建立了一個穩定的反應區……這些反應區一旦建立,那麼凡是在外界有著屬於這方麵的訊息,它就會立即接受並做出判斷,這種鎖相很可能是一輩子的。從年輕時形成直到老年,這種鎖相就很難破壞。

假設,在一個咖啡廳裏,有一位年輕的女子在那裏享受生活。她的頭發是染成紅色的,嘴唇上塗著紫色的唇裔,肩背處裸露出紋身,兩根手指裏還夾著細長的煙卷,嘴裏吹出了一個個煙圈,傲慢、矜持,還有些挑逗的意味。在她的不遠處,是兩個有著各不相同經曆和興趣愛好的中青年男子。一個男子覺得她的姿勢很美、味道很足,禁不住想要去親近她,想同她說話;而另外一個男子一看就非常反感,恨不得她立即離開這家咖啡店。這一愛一恨,就是這兩個男子在頭腦裏所形成的鎖相不同而引發的思想各異。於是,他們想要做出來的行為模式也就截然不同了。一個很可能在想著上前去親吻她一下,而另一個則想著上前去打她一巴掌。

讓我們從名畫家畢加索的鎖相說起吧。在《畢加索對話錄》一書中,作者布拉薩依揭示了畢加索存在著四大痼疾,那就是貪、懶、皮、色。

一、貪。什麼都想占為己有,走到外麵就像個拾荒老人,見到別人丟棄的一輛自行車、一個破包裝盒都要撿回來,而家裏的東西什麼也舍不得丟,香煙盒堆成了金字塔,顏料罐碼成了萬寶樓。布拉薩依給他照相,留下幾塊玻璃底片,他看著髙興,就不肯還了。美國一位婦女收了一批沒有蓋戳的法國鈔票,忘在抽屜裏,過了有效期,由於數額較大,她就寄給了畢加索,請他幫忙兌換新鈔。畢加索想出了使這些廢鈔不但保值而且增殖的辦法,可是到頭來美國婦女並沒有得到這批鈔票,因為畢加索實在舍不得放棄,這些蓋了他的印戳的鈔票可是一大筆錢呀!

二、懶。尤其是懶於打掃衛生。他的畫室裏垃圾成堆,蟑螂橫行,幾乎無法插足,可是他不許別人打掃。他和前任太太,俄羅斯籍的芭蕾美女奧爾加不和,主要是因為這個原因。奧爾加太愛整潔,而他則喜歡髒亂差。

三、皮。這個皮是頑皮的意思。畢加索從小就是一個頑童,喜歡逃學,與人打架,從來箅不清一加一等於幾。長大後脾性不改,經常惹是生非。他還有個惡劣習慣,就是喜歡亂塗亂畫,甚至在公共小便池的牆壁上,也要來幾筆廁所藝術。老了以後,有一次見到年幼的小女兒睡著了,便在她的屁股上畫了一個大美人圖,叫人看了哭笑不

四、色。畢加索對女人的激情是舉世聞名的。和他有關係的女人恐怕不會比克林頓少。巴黎藝術圈裏有他一天三換女伴的說法,這當然有點誇張。有一個情節很有意思。畢加索養了一條大狼狗,每次接電話,如果是男人打來的,那狼狗總是無動於衷,可是隻要是女人打來的,那狗就一躍而起,擺出迎賓或者出門的架勢。狗當然聽不到電話裏的聲音,它的反應,純粹是受主人的情緒感染。

畢加索的這四大毛病,也就是他的四大特色,已經打入到他的骨子裏去了,即使是想改也不可能改掉的。形成這四大特色的原因有許多,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在他的大腦裏形成了固定的興奮區,形成了固定的神經細胞集合即鎖相。凡是遇到類似的情況,這些鎖定區就會習慣成自然地形成興奮,輕車熟路地驅使他去這樣做而不那樣做。

我們用不著舉今天的成克傑、胡長清和被賴昌星打倒的一批貪官的例子,隻說一個近代史上平時民眾對他頗為敬仰的人物就可以了。這個人物就是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他出身好,勇敢能打仗,最後卻是被曾國藩逮到,死在這個劊子手的手裏。

但就是這個李秀成,卻是個貪得無厭的人物。他是因財而喪身,應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名言。

李秀成從天京突圍,逃到了一個山中破廟,他因身上帶著許多寶物,便解下來吊在樹下,到破廟裏去休息。不想被一些老百姓尋到,見到財寶便你爭我搶,結果兩幫民眾協議分贓,這時其中有一個較有見識的人說道:你們要我們分這些財物,這些財物隻有天朝的大頭目才能有的,被人看到必定問起是哪裏來的,反倒成了禍水,不如幹脆把這個頭目解去送官,還能得到賞錢。這樣,其中有兩個奸民就自告奮勇,闖到破廟裏去,抓住了正在睡覺的李秀成,押到了湘軍的營地。李秀成就這樣落入了曾國藩的手中。

李秀成作為太平軍的一名將領,前期還是不貪錢財的,到了他被封王之後。尤其是占領蘇州之後,就貪圖享樂起來。他建了一座豪華忠王府,到蘇州淪陷,李鴻章進駐時竟驚歎為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窟宅。這座府第花去了老百姓多少血汗,隱藏著多少金銀財寶,現在巳經無法計算。隻從曾國藩之弟曾國荃揭露李鴻章從蘇州忠王府論斤賣錫器,一次就賣了20多萬斤,就可以窺見其中一斑。

一旦從廉潔走向腐敗,嗜貪的毛病就種下了,再想改掉極難極難,我們不是說絕對戒不掉,但是很難戒掉。

通過頭腦中會產生凝固的鎖相的道理,我們就會知道,我們的行為模式是如何獲得的,而且一旦獲得了這種行為模式,便具有了相當的穩定性,就不會輕易變更。

行為模式的變異和進步

每個人的頭腦裏都會有鎖相,這是外界的感受在頭腦裏凝結而成的思想、看法和感情,一旦凝結,就具有穩定性。

比如,像阿拉伯國家的婦女,一定要戴麵紗。她們在公眾場合,一律都要穿黑袍、戴黑頭巾和黑麵紗。像現在成為熱點地區的阿富汗,在國王統治時期,婦女如此,到了塔利班執政時,反而更加嚴厲,連婦女們工作、上學的權利都剝奪了。現在成立聯合政府,雖然婦女的境遇得到了些許改善,但這種習俗依然頑固地保留著。據報道,當一個維和部隊的女軍人不戴麵紗在街上走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男人和女人們反而像看怪物那樣看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