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震驚還沒有過去,洗手間那邊又傳出了呼救聲,嶽帥當時正在洗手間裏抹水泥墊木頭加高門檻,以使觀眾們知難而退放棄使用園子裏的洗手間念頭,不料突然停電,外麵又是一陣大亂,嶽帥趕緊往外跑,心慌之下突然想起自己已經加高了門檻,心想千萬別把自己絆倒,於是提氣往上蹦,結果是顧了腳下忘了頭上,一腦袋撞上了門梁,倒下時又磕在了剛抹好的水泥上,好在是水泥未幹,隻留下了個頭印,即便如此,嶽帥也是金星環繞,無力起身,隻剩下呼救了。
算上維修電路和整修洗手間的費用,該省的錢沒省下,不該花的錢卻又掏了不少。眼見兩項節流政策都沒有成功,師傅氣得在員工大會上拂袖而去。第二天,我們都收到了通知,鑒於演出成本居高不下,組織決定把每月班車的費用上調50%,並按照人頭收取。我們推選雲龍去跟師傅理論,一則國際油價都跌了,班車成本又沒增加,憑什麼單獨上調班車乘車費;二則除了住在大興的幾位外,其餘人都坐不到班車,為何也要交錢。師傅的解釋是這樣,第一製定班車費的標準是依據中石化的價格指數(盡管這一指數隻跟著國際油價上升,一旦下降了就長時間保持穩定);第二既然車開不開都必須交養路費,路上堵不堵都得給高速費,有沒有事故都得上交強險,那麼坐不坐班車都交乘車費就再正常不過。第三,讓你們集思廣益降低演出成本,你們不好好想辦法,還嘲笑出主意的同誌,必須認真自我批評,並無條件地接受由此引發的組織決定。
第七計:無中生有
生意難做,可師傅是壓力麵前不低頭的人,有困難才有機遇,有機遇絕不放過。對於我們而言,說相聲是本,可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光指著說相聲可不能財源廣進,這台前幕後一大堆人,必須有錢生錢的手段才能合家歡喜。
前兩年都說拍電視劇加廣告肯定能賺錢,想想也是,一集電視劇25分鍾,配上半小時廣告,劇中多加點隱性宣傳,期間再有意透露些演員耍大牌、劇本打官司的小道消息,片子好不好看單說,能生事招罵吸引觀眾注意力就成。先賣獨家首播權,再賣上星權,甭管是在央視的少兒還是外語頻道,重播上兩三回,最後大張旗鼓推向單像市場等著細水長流。拍片是辛苦,可是拍完了就能坐等收錢,但師傅血本投資的《相聲演義》似乎名字沒起得太好,城市相聲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們認為演義嘛,就應該多積澱曆史的滄桑感,先放在庫裏,擱上二三十年再拿出來播,竇天寶就會和竇爾敦一樣成為神話人物。播出那會,張阿媽妮也可以驕傲地對燒餅國小朋友說,《相聲演義》這部德雲曆史大片中可以看到當年娜拉小姑娘的風華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