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弓沒有回頭的箭。陳布雷1928年進入國民黨政治序列後,就再也沒有退路。當他從上海到杭州赴任後,因看不慣浙江省常務委員馬彝初的獨斷專行,逐漸與其產生不和。南京方麵國民黨宣傳口負責人,希望陳布雷來南京從事國民黨的宣傳事業,不必再在浙江任事,此意正中陳布雷下懷。陳布雷遂辭去浙江的職務,準備去南京幹宣傳工作。但南京下的任命書是讓他任職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受胡漢民、丁惟汾、陳果夫三人領導。陳布雷昔日一直從事報界和教學工作,突然讓他負責黨務,覺得很是不習慣,與自己性格也很不對路。平時盼著革命成功,可現實,看到國民黨內部矛盾重重,意見分歧,互相傾軋,基礎不牢,全國不穩,陳布雷心下時常憂之。恰好趕上國民黨第二次北伐,蔣介石指揮徐州戰役失利,國民黨內部矛盾又開始激化,逼著蔣介石下野,陳布雷幫著蔣介石起草了辭職文告後,亦跟隨蔣介石之後辭職,返回故裏。蔣介石聞之,頗有感觸。
1927年深秋,陳布雷由家鄉返回上海,應邀為《時事新報》特約撰述,每十日寄社論三篇,闡述有關國民黨的曆史和國民黨的政治製度。冬天,蔣介石去日本,事先托人問陳布雷是否與其同行,當得知陳布雷不懂日語也不願去的信息後,作罷。
1928年1月,蔣介石東山再起,在南京複職,力主繼續北伐。陳布雷被約同行入南京。此時,蔣介石有意讓陳布雷任總部秘書長,囑托陳立夫去問,陳布雷堅辭不就。一日,蔣介石與陳布雷談話,親自問陳布雷想擔任何種職務。陳布雷回答:“當初我願以新聞事業為終身職務,若實現不了我的願望,我願為您的私人秘書,位不必高,祿不必厚,但求有涓滴為您之肋,而不願任機關之任何重要職務。”蔣介石聽後,笑了,回答說:“怎能讓你當我的私人秘書呢?那不屈才了嗎?”後蔣介石想要陳布雷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任主筆,陳布雷考慮《中央日報》有主筆,並且事務又幹得不錯,於是堅辭未就。陳布雷留南京8個月,旋辭別蔣介石,回上海辦報,任《時事新報》主筆,主持該報社論,同時兼辦戊辰通訊社,以安排一下《商報》的舊日同事。時戴季陶、邵力子、周佛海、陳果夫等約陳布雷一同創辦《新生命月刊》,後來,周佛海主持該刊物。是年8月,國民黨第二次北伐,攻克北平。陳布雷從命隨蔣介石由南京經武漢抵北平,住北平西山碧雲寺,為蔣介石起草《祭告總理文》。文中,陳布雷汙蔑中國共產黨:“孫總理昔日為集中革命勢力而溶共,為聯合平等待我之民族而聯俄,可總理逝世後,中國共產黨背棄三民主義之信仰與原則,壓迫本黨,恣行搗亂,破壞革命,加害民生。”他在北京小住十餘日,回上海,年底回老家過春節。
開弓沒有回頭的箭。陳布雷1928年進入國民黨政治序列後,就再也沒有退路。當他從上海到杭州赴任後,因看不慣浙江省常務委員馬彝初的獨斷專行,逐漸與其產生不和。南京方麵國民黨宣傳口負責人,希望陳布雷來南京從事國民黨的宣傳事業,不必再在浙江任事,此意正中陳布雷下懷。陳布雷遂辭去浙江的職務,準備去南京幹宣傳工作。但南京下的任命書是讓他任職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受胡漢民、丁惟汾、陳果夫三人領導。陳布雷昔日一直從事報界和教學工作,突然讓他負責黨務,覺得很是不習慣,與自己性格也很不對路。平時盼著革命成功,可現實,看到國民黨內部矛盾重重,意見分歧,互相傾軋,基礎不牢,全國不穩,陳布雷心下時常憂之。恰好趕上國民黨第二次北伐,蔣介石指揮徐州戰役失利,國民黨內部矛盾又開始激化,逼著蔣介石下野,陳布雷幫著蔣介石起草了辭職文告後,亦跟隨蔣介石之後辭職,返回故裏。蔣介石聞之,頗有感觸。
1927年深秋,陳布雷由家鄉返回上海,應邀為《時事新報》特約撰述,每十日寄社論三篇,闡述有關國民黨的曆史和國民黨的政治製度。冬天,蔣介石去日本,事先托人問陳布雷是否與其同行,當得知陳布雷不懂日語也不願去的信息後,作罷。
1928年1月,蔣介石東山再起,在南京複職,力主繼續北伐。陳布雷被約同行入南京。此時,蔣介石有意讓陳布雷任總部秘書長,囑托陳立夫去問,陳布雷堅辭不就。一日,蔣介石與陳布雷談話,親自問陳布雷想擔任何種職務。陳布雷回答:“當初我願以新聞事業為終身職務,若實現不了我的願望,我願為您的私人秘書,位不必高,祿不必厚,但求有涓滴為您之肋,而不願任機關之任何重要職務。”蔣介石聽後,笑了,回答說:“怎能讓你當我的私人秘書呢?那不屈才了嗎?”後蔣介石想要陳布雷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任主筆,陳布雷考慮《中央日報》有主筆,並且事務又幹得不錯,於是堅辭未就。陳布雷留南京8個月,旋辭別蔣介石,回上海辦報,任《時事新報》主筆,主持該報社論,同時兼辦戊辰通訊社,以安排一下《商報》的舊日同事。時戴季陶、邵力子、周佛海、陳果夫等約陳布雷一同創辦《新生命月刊》,後來,周佛海主持該刊物。是年8月,國民黨第二次北伐,攻克北平。陳布雷從命隨蔣介石由南京經武漢抵北平,住北平西山碧雲寺,為蔣介石起草《祭告總理文》。文中,陳布雷汙蔑中國共產黨:“孫總理昔日為集中革命勢力而溶共,為聯合平等待我之民族而聯俄,可總理逝世後,中國共產黨背棄三民主義之信仰與原則,壓迫本黨,恣行搗亂,破壞革命,加害民生。”他在北京小住十餘日,回上海,年底回老家過春節。
春節過後,陳布雷仍回上海,任《時事新報》總主筆。當時報社職員中,隻有陳布雷和王新甫兩位是國民黨員,其餘大多數職員對國民黨那一套淡若白水,亦有一小部分職員,激烈地抨擊國民黨的反動獨裁言行。報社的主持者,以追求贏利為目標,不管當時社會上所謂“左”或“右”,隻要能賺錢,左右都行。陳布雷去報社為國民黨奮鬥,勉強應付,孤軍奮戰。所著之文,以宣傳國民黨的所謂“革命救國”為基調,立論平平,一減當年在《商報》之文風與勇氣,外界對此頗有議論,然而國民黨中央卻認為陳布雷做出了很大成績。1928年5月,國民黨的北伐軍進抵濟南。此時,日本帝國主義公開幹涉中國內政,製造了濟南慘案。全國上下群情激憤。陳布雷為此事件撰《暴日膺懲》一文,發表在《時事新報》上。該文抨擊了日本軍閥橫出阻撓中國軍隊於濟南,汙辱我地方官吏,殘害我中華民眾的事實;論述了日本的暴行造成中國宇內激昂,要以驅逐日本為後快的情狀。接著筆鋒一轉,出現了“時北洋軍閥未除,國內尚未統一,如何能夠對外開戰?應提倡‘統一第一’口號,我中國人民應忍辱負重。我國民革命軍應繼續北伐,以徹底圖強”的論述。當時《民眾日報》對於陳布雷的論調,予以激烈的駁斥;上海其他各報,也起而參加對陳布雷妥協論調的批判。一時間,上海報界空前激烈。國民黨當局了解此情況後,深感陳布雷對國民黨的忠誠。後國民黨政府主席譚延闓以主張對日妥協宣傳方針,密令上海各國民黨主辦的報紙必須遵照執行。上海報界的論戰遂逐漸平息。陳布雷得以從圍困中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