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入盛雞的鋼碗,再蓋上蓋
喝湯講究學問
1、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用煲湯進補,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服用,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症狀。
2、女性例假前適合補性溫的湯,千萬不要因為補的過火導致經血過多。
這些具有食療作用的湯要常喝才能起作用,每周2-3次為宜。
如果想自己在家煲一鍋靚湯,讓家人共享口福與快樂,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選料:
中藥選材時最好選擇經民間認定的無任何副作用的人參、當歸、枸杞、黃芪山藥、百合、蓮子材料。
另外,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溫和的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海帶、冬瓜、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藥;身體寒氣過盛,那麼就應選擇參類作為湯料。
水溫:冷水下肉,肉外層蛋白質才不會馬上凝固,裏外層蛋白質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湯裏,湯的味道才鮮美。
下料:肉類要先氽一下,去了肉中殘留的血水,保證煲出湯色正。雞要整隻煲,可保證煲好湯後雞肉的肉質細膩不粗糙。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裏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火候: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開鍋後,小火慢煲,一般情況下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因為參類中含有一種人參皂甙,如果煮的時間過久,就會分解,失去其營養價值,所以,煲參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鍾左右。
煲過湯的肉料處理: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肉類的營養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湯裏,所以喝湯後還要吃適量的肉。
8大煲湯秘籍
*用雞、鴨、排骨等肉類煲湯沸水中焯一下,這個過程叫做“出水”或“飛水”,不僅可以除去血水,還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過於肥膩。
*不要在煲湯中途添加冷水,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不易溶解,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
*煲魚湯時,先用油把魚兩麵煎一下,魚皮定結,就不易爛了,而且還不會有腥味。
*油與水充分混合才能做出誘人的潔白奶汁效果,竅門在於做肉湯時要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煮透,再改大火。魚湯則先用油煎透,再加入沸水,用大火。還要注意水要一次加足。
*想要原汁原味,就不必加入蔥、薑、花椒、大料、料酒之類的香料,如果需要,一片薑足矣。鹽應當最後加,因為鹽能使蛋白質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不要讓湯汁大滾大沸,否則肉中的蛋白質分子激烈運動會使湯汁顯得渾濁。在燒沸後改用小火就可以了。
*湯太鹹又不宜兌水時,可放幾塊豆腐或土豆或幾片番茄到湯中;也可將一把米或麵粉用布包起來放入湯中。
*煲湯以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但注意不要使用劣質砂鍋,否則其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內|壁潔白的陶鍋也很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