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由炫-浪TXT小說收集整理。歡迎光臨炫浪網絡社區 http://ncs.xvna.com
序言張序
論語陽貨篇,孔子謂門人曰:「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意謂學詩可以興發人之誌氣,可以考察時政之得失,可以知交友立群,可以處離怨而無怒;近可以事父母而盡孝,遠可以事君上而盡忠。此足以明詩教之有裨於世道人心,而達化民成俗,厥功匪淺。今之倡言心靈改革者,實亦何莫昌夫詩!
唯自五四運動以來,我國學術思想劇變,新文學興起而舊文學式微。尤以古典詩之規律既嚴,加以文字簡煉,且必講求平仄協韻,又每多托寓用典,更非今日習用白話文者,所能領略其妙。故欲昌明詩學,弘揚詩教,真是談何容易。目前大學中文係,雖開設有古典詩、詞之課,教者多隻能講析,習者亦止於欣賞,欲求師生唱和之作,或培植青少年詩人,真如鳳毛麟角也。
餘任教上庠,講授詩學有年,深知初學為詩者,以諸生自幼習國語而無入聲字,每以平仄協韻為苦。坊間出版之「詩學入門」、「詩學淺說」類書,亦多講「平、上、去、入」四聲,而少為習用國音者作一指引開導,以是有誌學詩者,欲求音律雅正,亦頗難矣。
本所研究委員林正三先生,有鑒於此,益以其夙耽詩學,雅好辭章。才既富贍,學亦淵博。近著【詩學概要】一書,對於初習詩詞者,如何辨識平仄及四聲,尤多所詮釋,至於命意遣詞,煉字用典,與夫詩之創作與欣賞,均有深入淺出之敘述。既為有誌學詩而初入門徑者之最佳讀物,亦學有小成而欲更求深造者之指引南針,即任教上庠講授詩學者,為指導學生習作,亦可獲其一助,實坊間不可多得之作,而有裨於詩學之昌明,與詩教之弘揚也。茲索序於餘,因樂贅數言,用弁卷首。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夏至前一日張定成序於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
蔡 序
詩之作用亦大矣哉!子夏雲:「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曆代明王聖哲,莫不以詩教為政教之一環。而造成數千年來,詩運綿延,詩道昌熾,更使數以萬計之詩篇,蔚成我中華民族之文學主流,使我中華民族成為詩之民族,曆久而不衰。惜乎民國以來,社會風氣,競崇西學,科技與經濟掛帥,價值觀物化,於有關美善性靈之藝術文學,則付之闕如,其中尤以詩道為甚。影響所及,造成功利抬頭,世風頹敝。以是知果欲正人心,恢世道,則舍詩教實無以為功也。
雖然,詩之陶冶性情別有風旨,非可以詩法論。第初學者不由其法,則茫然無所依歸。觀諸目前之青年學子,其有心於古典詩學者夥矣。唯不得入門之法,更視平仄音韻為畏途。吾友正三兄,公餘沉浸於詩學領域,窮極爬梳,黽勉不倦。於聲韻一門尤所專攻。且夫學而優則教,先後擔任鬆山慈惠堂詩學研習班,基隆中原正音班,台灣歌仔學會詩學研究班講席。於詩教之推展,不遺餘力。正三兄之論詩也,以意為尚,主張詩以言誌,平素服膺白太傅「詩合為詠時詠事而作」之詩旨;杜工部「汪茫萬彙,忠厚惻怛」之詩心;王船山「遊於興觀群怨四情之中。而各以其情遇」及「奮發於為善,而通天下之誌,群而貞,怨而節,盡己與人之道」之信念。更感於詩教宜為政教之先,立德宜為學詩之本。嚐戒其門弟子曰:「欲學為詩,須先學立品」,則其為人可知矣。於今將其曆年來教授詩文之心得,裒為一冊,顏之曰【詩學概要】,以饗初學。其為詩教之熱誠,肅然可敬。欹歟!生乎今之世,而具古人之風者,吾於正三見之矣。際此世道淩夷,詩教不彰,此書之麵世,或可為初學者之津梁,並導詩道於正軌。騷壇石友,寧不翹首而盼乎?前承來電,乞序於餘。餘忝長傳統詩學會,固不能辭,而亦樂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