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過程當中,現在達不到美國經濟發展水平,但至少就是說,在這裏麵你能不能創造出你國家的競爭力,你民族的發展,國家能不能發展得強盛,民族能不能發展強盛,人口多少不是一個決定的因素,那麼技術水平,科技,人口的素質,這才是決定的因素"。
慶幸的是,今天我們的政策仍然堅定不移地堅持"控製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人口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們不能動用任何人為地減少現有人口的念頭。
對待人口,也需要大禹治水的智慧,當堵則堵,當疏則疏。我們可以提高人口素質,變人口壓力為人口動力。
2006年,中國發布了建國以來第一份人口戰略研究報告,明確提出要優先投資於人的發展。
優先投資於人的發展,是我們很長一段曆史時期的目標。我們試圖以現代化為課堂,以排山倒海的磅礴,把國民推入提高素質的浪潮。但現實告訴我們,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長。
1979年我國農村改革以前,很多地方已經普遍地使用抽水機、拖拉機、插秧機、打穀機等農業機械設備,看上去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但中國的多數農民仍然吃不飽飯。1979年,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戶"政策,雖然絕大多數農民憑借一家一戶的經濟實力購買不了農業機械,他們隻好改用很原始的"水車"抽水,用牛耕地,用手插秧,用人工脫粒。但奇怪的是,科學技術在廣大農村的應用普遍倒退的198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卻有了顯著的增長,大部分農民一下子就解決了溫飽問題。直至今天,大多數的中國農村還是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耕作方式,但絕大部分農民卻能豐衣足食。
很多地方公共汽車實行了無人售票,據說公交車無人售票屬於"與國際接軌"。可是,由於實行無人售票,整座城市因沒有了售票員而少很多就業機會。
歐美等發達國家勞動力緊缺,無人售票是他們明智的選擇。可是依照我們的國情,有什麼理由步人家的後塵?
中國怎麼辦(8)
如果我們單純以農業機械化、無人售票等現代化方式,把勞動者擠出粗放型產業,強迫他們在陣痛中蛻變。我們會悲哀地發現,我們無法給他們提供額外的工作機會,這些被擠出粗放型產業的勞動者,涅過後,不是重生而是迷茫。
優先投資人的發展,步子不能邁得過急,過大,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經驗,需要本土化,更需要原創。但無論如何,唯有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係和終身教育體係,才能提高人口素質,從人力資本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這是我們別無選擇的選擇。
人者,邦之本也。
中國人自古相信:"民之眾寡為國之貧富,民之眾寡為國之強弱。"然而當曆史翻頁,人類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貧富與強弱,已經不能再和人口數量簡單地畫上等號。
從現在開始的未來三十年,中華大地上還將新增2億人口,還將有3億農民要從鄉村走向城市。這意味著,至少有5億中國人需要在有限的國土空間上重新布局。┇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擁擠,或許還將繼續。每個清晨,我們仍將這樣開始。
盡管擁擠,盡管嘈雜,盡管現代社會的競爭加速了各種不如意。但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裏,依然流淌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倫理基因。
家人,是我們幸福的永恒寄托;朋友,是我們永不沉淪的精神港灣。即便是一雙雙陌生的手,也會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給予最有力的支撐。
同一屋簷下,13億中國人,將永遠這樣——相互支撐,尋找美好、和諧之路。
更多更新TXT好書請關注炫|浪小說,請訪問ncs.xvna.com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478465415648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