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新TXT好書請關注炫|浪小說,請訪問ncs.xvna.com
<中國發展元素國情檔案:國情備忘錄>
中國之謎:諾貝爾獎經濟學家也無法理解的中國經濟 第1節:引言:真相?假相?(1)
引言:真相?假相?什麼是你眼中的中國素描(1)2008年,華爾街潰敗了。
恐慌不斷在世界上空盤旋,而這些恐慌也隨著時光流逝一點點變成現實。可怕的是,即使是天衣無縫的經濟學量表,也沒有在之前的某個日子,準確預測出金融危機這一災難的降臨。
到底是誰葬送了華爾街,曆史留給我們一地碎片。瘋狂與貪婪超過了美國國情的承受力,也超出了世界的承受力。一度沉溺在財富夢中的人們,天真地把泡沫堆砌的虛假繁榮當做真金白銀。錯識國情,曆史給了盲目者嚴厲的懲罰。
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中國當做扭轉世界經濟格局的關鍵棋子。在中國,構築的馬其諾防線更堅固;在中國,可以找到新的世界經濟增長點;在中國有盛宴,市場和資源也充滿誘惑,私募機構、納斯達克都願把橄欖枝拋向中國
但是,也有人稱,中國不是救世主,中國拯救不了世界。
中國,到底是不是救世主?你瞳孔中映射出來的中國素描,是曆史的真實表白還是喧囂浮華的幌子?
站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曆史關口,我們迫切需要答案。
曆時兩年,大型紀錄片《國情備忘錄》劇組深入到中國幾乎所有的省、市、區,行程超過8萬公裏,用行走的腳步記錄中國國情,試圖勾畫出一條中國國情的脈絡;而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親自擔任節目主持人,並提供了大量權威、準確、翔實的統計數據,對中國國情、國策進行全麵的解讀。本書不僅汲取了紀錄片《國情備忘錄》的精華,還鏈接了更多的背景資料。讀完本書,讀者心中將自有乾坤。創新與毀滅並舉的時代,一舉一動都係乾坤。無論中國的筆鋒是否濃淡相宜,都要站在中國的土地上。這是考察人類智慧和靈魂的時刻——陣痛後,需反思,這是涅槃最好的基石。國情宏大到關係中華民族的命運,也能微觀到一口飯,一件衣裳。
德國哲學大師黑格爾把中國看做世界曆史的開端,是人類曆史上唯一最古老、最持久的國家。至今,我們的血液裏還流淌著古代文明的基因,不斷駐足聆聽昔日的凱旋之聲,又不拒絕現代文明的養分。
經曆了明智的曆史轉折,中國以"大國崛起"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然而,追隨中國的腳步,它的每一個足跡並不是那麼清晰。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所遇到的困難之大、矛盾之多、問題之複雜,不是輕易能夠認識的,也不是朝夕之間能夠解決的。我們很難從國際上找到現成的發展模式和經驗來解決中國的特殊發展問題,我們隻能從中國國情出發。
引言:真相?假相?什麼是你眼中的中國素描(2)國情的真相往往在我們的過於悲觀與樂觀中徘徊,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提供的數據讓我們擦亮眼睛:
中國之謎:諾貝爾獎經濟學家也無法理解的中國經濟 第2節:引言:真相?假相?(2)
"人口眾多",我國擁有13億人口,任何資源被13億一除,都變得稀薄,沒有計劃生育,中國和世界的後果都將不堪設想。不過,我們同樣不能忽視13億帶給我們的人口紅利,它挺起了中國製造的脊梁。
"地大物博"曾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先天優勢,但我們消耗得很多,浪費得不少,進口的也很多。我們的資源在不斷枯竭,更尷尬的是,一個泱泱大國,是國際市場的大戶,卻"買啥啥漲,賣啥啥賤"。區區一個力拓,因為"騙婚"中鋁,就卷走中國數千億元。
GDP過山車的速度增長,財富以幾何數暴漲。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每兩分鍾就有一架飛機起飛,繁華盡顯。然而,在有些偏遠山區,很多人隻能勉強填飽肚子,貧窮的帽子大而沉重。當國際上一些人士批評中國貧富差距在擴大時,他們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也是中國進行改革的必然結果之一。拉大是正常的,拉得太大則需進行調整。
已經是工業大國的我們,在技術水平、管理經驗、產業提升以及國際競爭力上卻仍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創新乏力,擊中中國製造的死穴
是強國,也是弱國;是富國,也是窮國。這恰是中國的國情邏輯。
在鏡頭前麵,我們自問,經曆了五千多年古老文明的中國,在享用了三十年的繁榮之後,什麼是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什麼是我們成長的基因,中國究竟麵對怎樣的道路?延續了整整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是否還能在我們手中續寫?未來前行的動力和比較優勢又在哪裏?通過《國情備忘錄》的獨家解讀,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成長,也看到了我們的傷痕,看到了生機勃勃,也看到我們必須麵對的艱辛。
這是一個越來越融入世界大潮,卻又相伴著許多難題的中國;這是一個背負著沉重的曆史包袱,但又始終頑強地向上生長的中國;這是個全社會深深地被各種欲望攪動,但同時又發自內心地渴望和諧、正義與幸福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