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新TXT好書請關注炫|浪小說,請訪問ncs.xvna.com
抗日戰爭曆次失敗戰役的真相及其原因
獻辭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八·一三”淞滬會戰
第二章 南京保衛戰
第三章 徐州會戰
第四章 武漢會戰
第五章 第一次遠征印緬戰役
第六章 最後的軍事總結
主要參考書
此書獻給
抗日戰爭曆次失敗戰役犧牲的國民黨軍
全體將官
全體校官
全體尉官
全體士兵
近年來,我閱讀了許多反映國民黨抗戰的類似紀實文學的作品。我發現,書中大都是描述和再現了當年國民黨各級官兵在曆次戰鬥中的過程和一些指揮方麵的細節,卻沒有一本專門論述和探討國民黨軍隊是如何遭到多次大失敗以及對曆次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的書籍。而這類屬於高級反思的軍事曆史書籍在西方英美以及日本、德國等二戰參戰國中早已經出版無數次了。盡管前蘇聯在二戰初期遭到了嚴重的失敗,可是至今也沒有見到一本嚴厲尖銳的反思自己失敗原因的專門書籍,尤其是以斯大林為主的蘇聯最高領導層所犯下的各種嚴重的政略和戰略失誤更無人專門去論述。泛濫於前蘇聯以及全世界的各種前蘇聯軍事曆史書籍中幾乎都是敘述和論述蘇軍是如何英明的打敗德軍的,而自己失敗的經過往往隻是一筆帶過。為了在我們號稱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避免前蘇聯的這個極其愚蠢的曆史學模式,我用了二年時間結結巴巴的塗抹了這本小書。
借此機會聲明,本書中的任何觀點都是屬於純軍事學範疇,希望讀者和專家從純軍事學角度予以批判而千萬不要和民族及政治等問題混同起來。
應該指出,我們民族經常有令人不理解的現象發生。九十年代以前,各種書籍一致抨擊國民黨不抵抗政策及其作戰經過,這幾年卻又眾聲和唱國民黨軍隊的英勇和輝煌,而在這一正一反的宣傳熱浪中卻很少有人依據中日雙方的原始史實和原始史料對這場戰爭的起源和曆次失敗戰役的原因進行客觀的係列性的研究和探討。而今天的我國的民眾以及各階層的知識份子、軍區之中,而始終發現不到有關的曆史史實的原因和真相。從而,我們民族也就始終無法形成群體性的高度科學,高度智慧般的曆史思維係統。就好比一個人在經曆了一場洪水的災難之後,開始,他總是宣傳洪水是如何如何厲害,後來,他又總是宣傳自己是如何如何的頑強有力而從洪水中逃生。他就是不去尋找洪水發生的原因和總結水利保護設施有哪些不足。而這樣下去,他將會在另一次的洪永中遭受滅頂之災的。
這本小書的目的就是試圖以我膚淺的智慧去尋找挖掘國民黨統帥部在八年抗戰中的軍事戰略方麵的某些失誤的原因,以試圖讓今天的人們真正了解那段曆史的真相並逐漸改變國人的傳統的曆史思維方式。更有一點的是借此機會以真實的曆史事實告慰於曆次失敗戰役中犧牲的無數名樸實而勇敢的國民黨下層官兵們。
第一章 “八·一三”淞滬會戰(一)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十一月十二日在中國的上海,中日兩國共動員了100萬軍隊,(日本方麵為30萬人、飛機400架、大炮300餘門、戰車近400輛、軍艦近40艘。我軍方麵為70餘萬人、飛機100架、大炮近100門、戰車幾十輛、軍艦幾艘)雙方進行了一場空前慘烈的生死搏鬥。為了保衛祖國的領土,為了捍衛民族的尊嚴,中國軍隊以劣勢裝備頑強抗擊日軍達三個月之久,致使日軍傷亡四萬餘人。戰役後期,由於日軍在杭州灣突然登陸打擊中國軍隊的後背,致使中國軍隊集體潰退從而輸掉了這次會戰。同時,我軍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傷亡10萬人以上。本文茲在探討和總結當年我軍在此戰役中失利和失誤的各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