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試屢敗,柳永心理素質倒挺好,繼續在青樓裏混,一點也不帶臉紅的。賭氣中,他寫了這樣一首《鶴衝天》來發泄鬱悶並自我解嘲:
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去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這首詞,雖然在言語間討好了歌女們,卻犯了皇帝權貴們的忌諱。要是普通的哭哭啼啼求可憐也罷了,人家失敗了,還不讓哭兩聲?但柳永這首詞不然,簡直就是挑戰皇帝禦製的“價值觀”,詞裏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不稀罕你那官職,我這樣的大才子,就是“白衣卿相”、無冕之王!我徜徉在紅粉嬌娥的懷抱中,在酒宴間淺斟低唱,這比高中金榜快活多了!
要知道,當時宋代朝廷上下,正是大力宣傳“讀書有用論”的時候,皇帝鼓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學好知識服務皇家。當時的輿論導向,就需要像汪洙的神童詩這樣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柳永這首詞,實在是大大的不合時宜。
然而,對於那些窩了一肚子悶氣的下第舉子們來說,這些話卻實實在在說得痛快淋漓!所以,這一首《鶴衝天》,就迅速地傳唱開了。不僅當時,隻到現在,像筆者這樣的,念起“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一句,還是要浮一大白的。
痛快是痛快了,但後果很嚴重—那就是柳永終於金榜有名時,仁宗卻輕輕一筆把“柳三變”這個名字給勾了,批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你不是說不稀罕功名嗎?你去青樓中繼續填你的輕歌曼詞好了!
柳永一怒之下,幹脆就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更加肆無忌憚地在花街柳巷中放縱起來。雖然說宋詞多是寫給歌女們唱的,但大多數文人和歌女還是有著隔膜和距離的。少有人家柳永如此“深入生活”,和歌女們打成一片的。
小樓深巷狂遊遍,羅綺成叢
柳永的詞,曆來有人譏為“低俗”,這並不是指柳詞中多用俗句俗語,詞這種文體,本就不推崇“大掉書袋”的風格。以口語入詞,算不上缺點,反倒是亮點。這裏所說的“俗”,主要是指格調上。
李清照曾說柳永“詞語塵下”;宋嚴有翼《藝苑雌黃》一書更是直斥柳永為“閨門淫媟之語”;就算是近代大學者王國維,也在《人間詞話》中毫不留情地嘲笑道:“屯田輕薄子,隻能道‘奶奶蘭心蕙性’耳。”
柳永這些“低俗”類的詞,中學課本中固然不選,一般的宋詞選集中也摒棄不收,所以好多人並不了解柳詞中儇薄輕佻的一麵的。像那句管妓女叫“奶奶”的,就出自這樣一首詞:
屢試屢敗,柳永心理素質倒挺好,繼續在青樓裏混,一點也不帶臉紅的。賭氣中,他寫了這樣一首《鶴衝天》來發泄鬱悶並自我解嘲:
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去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這首詞,雖然在言語間討好了歌女們,卻犯了皇帝權貴們的忌諱。要是普通的哭哭啼啼求可憐也罷了,人家失敗了,還不讓哭兩聲?但柳永這首詞不然,簡直就是挑戰皇帝禦製的“價值觀”,詞裏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不稀罕你那官職,我這樣的大才子,就是“白衣卿相”、無冕之王!我徜徉在紅粉嬌娥的懷抱中,在酒宴間淺斟低唱,這比高中金榜快活多了!
要知道,當時宋代朝廷上下,正是大力宣傳“讀書有用論”的時候,皇帝鼓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學好知識服務皇家。當時的輿論導向,就需要像汪洙的神童詩這樣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柳永這首詞,實在是大大的不合時宜。
然而,對於那些窩了一肚子悶氣的下第舉子們來說,這些話卻實實在在說得痛快淋漓!所以,這一首《鶴衝天》,就迅速地傳唱開了。不僅當時,隻到現在,像筆者這樣的,念起“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一句,還是要浮一大白的。
痛快是痛快了,但後果很嚴重—那就是柳永終於金榜有名時,仁宗卻輕輕一筆把“柳三變”這個名字給勾了,批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你不是說不稀罕功名嗎?你去青樓中繼續填你的輕歌曼詞好了!
柳永一怒之下,幹脆就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更加肆無忌憚地在花街柳巷中放縱起來。雖然說宋詞多是寫給歌女們唱的,但大多數文人和歌女還是有著隔膜和距離的。少有人家柳永如此“深入生活”,和歌女們打成一片的。
小樓深巷狂遊遍,羅綺成叢
柳永的詞,曆來有人譏為“低俗”,這並不是指柳詞中多用俗句俗語,詞這種文體,本就不推崇“大掉書袋”的風格。以口語入詞,算不上缺點,反倒是亮點。這裏所說的“俗”,主要是指格調上。
李清照曾說柳永“詞語塵下”;宋嚴有翼《藝苑雌黃》一書更是直斥柳永為“閨門淫媟之語”;就算是近代大學者王國維,也在《人間詞話》中毫不留情地嘲笑道:“屯田輕薄子,隻能道‘奶奶蘭心蕙性’耳。”
柳永這些“低俗”類的詞,中學課本中固然不選,一般的宋詞選集中也摒棄不收,所以好多人並不了解柳詞中儇薄輕佻的一麵的。像那句管妓女叫“奶奶”的,就出自這樣一首詞:
玉女搖仙佩 佳人
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擬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細思算、奇葩豔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爭如這多情,占得人間,千嬌百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