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1
相傳在古時候,中國西部的某城市裏,有一戶家境貧寒、以縫紉為職業的人家,男主人名叫穆司塔發,他與老伴相依為命,膝下隻有一個獨生子,名叫阿拉丁。
阿拉丁生性貪玩,他遊手好閑,從不學好,是個地地道道的小淘氣鬼。
老倆口一心一意盼著兒子學縫紉,以便將來能繼承父業,並以此謀生度日。因為他們家境不好,沒有多餘的錢供阿拉丁讀書或去學徒,更不可能讓他去做生意。
但是,阿拉丁貪玩成性,從不願意安心呆在鋪中縫紉,總是跑出去找本地區那些貧窮、調皮的孩子們遊玩鬼混,成天不回家。阿拉丁對此已習以為常,無論勸導、鞭打都不起作用。他既不聽父母的話,為繼承父業學好縫紉,也不肯學搞經營做買賣的本領,就這樣一天天混了下去。他父母認為他的前途實在不堪設想,令人擔心。
眼見兒子這種不成材的行為,穆司塔法大失所望,悲憤交集。
在阿拉丁十歲那年,他父親終因憂鬱成疾,一命嗚呼了。阿拉丁不但不因為父親之死而內疚,改變他懶惰放蕩的性格,反而認為父親一死,自己再不會受到嚴格的約束和管教了,因此就更加放蕩不羈,越發懶散墮落,繼續過浪蕩生活。
他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不成器,半點希望都沒有了,深感前途渺茫,不得已,隻好把裁縫鋪裏的什物全都賣掉了,然後以紡線為業。可憐不幸的母親,起早貪黑,靠紡線謀生度日,還要養活那不務正業的淘氣兒子。就這樣一直把他拉扯到十五歲。
這一天,阿拉丁同往常一樣,正與本地區一群與他一樣不務正業的孩子們在一起無聊地玩耍時,一個遠道而來、看上去像一個修道士模樣的外地人,來到他們身邊,他站在一旁,若有所∴
“好吧!我這就去。”
阿拉丁聽了母親的話,正要出去接客的時候,突然聽見敲門聲。他趕忙出去開門一看,見魔法師和另一個攜帶酒和糕點水果的仆人站在門口。阿拉丁喜形於色地迎接他們。
魔法師帶著仆人進到屋裏,讓仆人放下禮物,把他打發走了,才與阿拉丁的母親相對而泣地寒喧一番,然後他突然問道:“我兄弟生前經常在哪兒起坐?”
阿拉丁的母親指了指擺在一邊的一條長椅子,魔法師隨即走過去,伏在地上,邊吻地板邊喃喃祈禱,他泣不成聲地說道:“我的好兄弟啊!和你生離死別,連最後見一麵的願望都不能實現,難道這是我命運太壞的緣故嗎?”他埋怨著抽噎著哭個不止,此情此景,就是鐵石心腸的人都會感動得流淚。
阿拉丁的母親被他所表現的那種有聲有色的情感所迷惑,心裏真有些相信此人可能真是阿拉丁的伯父。於是她走上前去,把魔法師從地上扶了起來,安慰道:“人死如燈滅,你即使哭斷了氣,也無法讓穆司塔發起死回生,不用這樣傷心了。”
她一邊好言安慰魔法師,一邊請他坐下,並殷勤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