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推薦序(1 / 1)

作為炎黃子孫,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了感情。我一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當代社會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縱觀中國曆史,文化在其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說,曆史的演變就是文化的發展。觀古知今,傳統文化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理解現在,甚至可以預見未來。

古人有言:“識時務者為俊傑。”能通達社會關係者,更容易成功。20世紀90年代初,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論中國的三次文藝複興》的長文,指出了中國曆史的三次文化興旺:第一次興於先秦;第二次旺於唐宋;第三次則始於民初。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三次中華文化複興的階段中。

1996年,我在主講《首都文化發展戰略研究》課題時,提出了“北京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思路。後來,這個思路還被寫入了《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北京文化發展的若幹意見》之中。

這應當是國內率先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紅頭文件。中國近些年的發展,已經顯示出了文化複興的巨大能量。與此同時,傳統文化的價值也在當代社會的發展中得到突顯。

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讀起來難免有些晦澀難懂,更因為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來好好接收和感悟這些寶貴的財富,所以,在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方麵還存在著一些障礙。

這不是古人的過錯,也不是現代人的過錯。當務之急是要尋找一種易於現代人接受的方式,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看到高軍良的新著後,我欣喜地看到了這種努力的收獲。

初識高軍良是在2004年,後來幾經接觸,我發現他雖然歲數不大,但對經史子集都很了解,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此外,在工作方麵,更是成績顯著,而立之年就擔任了外企的高管,更難得的是他能夠把自己的生活、工作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地結合起來,並賦予它們現代含義。本書就表達了他對《易經》及職場的領悟。《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本書中,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職場案例躍然紙上,而這些案例對人的啟發與《易經》的卦爻辭之內涵異曲同工。在我看來,這正是對傳統文化獨特的詮釋和演繹。

應當說,本書在這個快餐式文化的市場中有其獨特的精神內涵,既有鮮明的當代性,又不失傳統元素,它將會是一本好讀的書。

讓我們一起努力,使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