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chapter 0是曆史傳說版本,不代表真實故事,和後麵的正文可能(?)有差異= =

後世對煌帝國的記載通常是這樣開頭的。

時天下紛亂,群雄並據,元帝白德舉事於中州,平三州九郡,東臨天華(注:極東平原),西毗高原天山並西南巴爾巴德王國,南北方圓未開,故元帝劃四州九郡為帝國,名之曰:煌。

元帝白德剛毅果決,然禦下甚嚴,所敗之敵多屠戮,眾不堪其嚴刑酷律,刺之,禍長子白雄、次子白蓮。元後玉豔下降於皇太弟紅德,皇太弟即位,後世稱仲帝。仲帝昏庸,政律為仲後玉豔所控。

仲帝長子紅炎,後為炎帝。炎帝幼既從軍,知人善用,兵法謀略無一不通,英勇神武能征善戰,弱冠之年(注:二十)平定天華,改其為帝國一隅,名之極東平原。

東方既定,炎帝謀西進,為之計深遠,劃天山高原並巴爾巴德王國……

史書對這位辟疆擴土、一手將煌帝國引向輝煌、奠定了煌帝國堪與雷姆帝國、辛德利亞的七海聯合抗衡的雄厚實力的偉大帝王,毫不吝惜筆墨,有冷酷的殺伐果斷,更多的則是他不朽的豐功偉績。

然而對炎帝身邊唯一的女子,炎帝的慧嫻皇後洛氏子嫻,史書的記載卻不甚詳細,隻有寥寥數筆,卻也為後人津津樂道,奉為傳奇佳話。

史書是這樣描述慧嫻皇後的。

先天華三分,洛族皇女子嫻,憫洛之民為久戰所傷,恐族滅於炎帝,諫父兄降,父兄痛斥之,遂獨身降於炎帝,助炎帝一統極東。炎帝為其膽識所動,命子嫻為之謀,後納為侍妾。及至炎帝承襲大統,昭告天下,封洛氏子嫻為後。

炎帝二年,天下安,左右將軍並司命諸臣上書,請上選妃。炎帝當庭笑曰嫻後不允,萬毋複提,遂作罷。

炎帝三年,嫻後誕皇長子紅淵,七年,誕皇次子紅雨,十二年,誕皇女紅薇。

炎帝十九年,嫻後薨逝,帝慟,追諡“慧”,每每思之,傷神不已。

史書的記述給了後人無限的遐思,然而後世的記載卻不過百之一二,更多真相早已湮沒在曆史洪流之中,劃開了當事與故事難以逾越的距離。

MAGI出現在曆史的轉折點,引導王之器選擇“命運”的流向;魔神為他們的王揮舞巨大的力量;魔法用算式闡釋,實現流光溢彩的奇思妙想。

埃爾薩梅的陰影向世界滲透,魔女練玉豔隻手遮天,世界動蕩岌岌可危,黑暗向整個世界籠罩。

在那個命運的流向席卷,激起幾方爭鬥的時代,練紅炎與洛子嫻的劇目,悄無聲息的上演。

☆、Chapter 1

“妾身洛氏子嫻,拜見紅炎大人。”

身著普通樣式素衣的女子單膝跪地,雙手握拳相扣橫於胸`前,眉眼帶笑看著安坐於上首之人,等待他給出反應。

“狂妄!竟敢直呼少主名諱!”

“無妨。”

練紅炎製止了亮出兵器的忠心部下周黑惇,這個相貌粗獷凶悍(未來會變成獅子臉)的青年在本國時常嚇哭小宮女,如果還沒談判就讓他嚇走前來投誠的敵國皇女,傳出去於誰臉麵上都不好看。

洛子嫻默默地將練紅炎漫不經心的態度看進眼裏。怕是這位打小在軍營長大的煌帝國第一皇子殿下根本沒把她一個小女子當回事,若不是洛族皇室的身份和歸降的名義,他大約根本不屑見她。其實所謂的洛族皇室,在練紅炎眼中也隻是邊陲小民的自大而已吧?◆思◆兔◆網◆

不足煌帝國一半國土大的平原上分裂著三個“國家”,對年僅弱冠已經統領煌帝國大半軍隊的練紅炎將軍,這簡直是把到了他嘴邊的肉貼心地給他喂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