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人的本質和主流,不能一葉障目,也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坐井觀天。要看一個人在工作中的表現如何,對待事業、家庭和自身的態度如何,對待社會公益事業的態度如何,在喜怒哀樂時的情緒表現如何,在得誌和失意時的表現又如何,又是如何對待金錢、名譽、地位這些東西等等,隻有在盡可能多了解和理解透徹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對一個人的正確認識。
被譽為近代哲學開山巨匠的培根,在哲學和自然科學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但作為哲學家的他,人格卻似乎與他的才學成反比。他在年輕的時候,通過阿談奉承倍受女王寵臣埃塞克斯的青睞,後來又用作偽證的卑鄙手段,把埃塞克斯送上了斷頭台。
後來,他極盡鑽營投機之能事,反複向英女王表示,“粉身碎骨為陛下效勞”,從而受封為大法官。但他最終因為受賄罪下獄,背著沉重的精神債務去見上帝了。盡管他在哲學上有偉大的成就,但曆史絕不會寬恕醜惡。在提到他的名字時,誰都不會忘記,他是一個聲名狼藉的學者,是過分的貪欲敗壞了他的好名聲,並使他身敗名裂。
對於類似培根這樣的人,既不能因學術上的成就而遮掩其人格上的卑劣,也不能因為其卑劣而否定他的成就。2 .要發展地看人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人是會變的,不能用機械、靜止的觀點去看人,而是要用發展的觀點去看人。人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注意到人在各方麵的動態變化和趨勢,要看到人的潛力和發展前途。對於像李白那樣“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的神童,人們自然會對其前程做出樂觀的預測,但也有小時表現平庸,甚至很愚笨的人,在日後卻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比如說發明大王愛迪生,上小學時被老師罵為“不折不扣的糊塗蟲爪二十世紀物理學泰鬥愛因斯坦,直到五歲還不會說話;俄國科學界的始祖羅蒙諾索夫,在二十歲的時候,還被貴族子弟譏笑為“大傻瓜”,但他們後來都成為人類的知識巨暈。他們成功的原因,更多的在於有麵對困難的勇氣、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對知識的高度渴求。比如羅蒙諾索夫在小時候,為了看一本算術書,竟答應了主人家捉弄人的要求,在據說常鬧鬼的墳地裏睡了一覺。對於這類人在這方麵的特點,識人者應該引起注意。
3 ,要曆史地看人
對一個人的是非功過的評價,要看他的全部工作和曆史。雖然蓋棺論定對識人者來說,已沒有實際意義,但這種評價人的思維方式是值得借鑒的。識人者不能割斷曆史看人,既要看到現在,也要了解過去。有由好變壞的人,也有由壞變好的人。
一個人無淪以前出身如何低賤,或者如何墮落,隻要能夠下決心重新做人,世人不但會原諒他們的過去,也會欽佩他們的毅力與勇氣。反之,一個人雖然過去功勳卓著,如果因為受不了誘惑誤入歧途,而.且毀了名節,必會遭到世人的唾棄。}比如汪精衛青年時代就追隨孫中山革命,而且建下了很多功勞。當年他冒死刺殺滿清攝政王,被俘後還寫了一首壯誌淩雲的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這種英雄氣概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豈料他在後半生卻晚節不保,竟不顧民族大義甘為日寇傀儡,結果落得一個遺臭萬年的漢奸罪名。
還有曠世遺才的楊度,在辛亥革命期間站在保皇黨立場上,竭力鼓吹“立憲救國論”,主張皇帝加憲法。武昌起義後,同汪精衛合夥組織了“國事共濟會”,為袁世凱登基製造輿論,到處奔走。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晚年時卻轉向了革命,加人了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前後為革命做了許多工作。4 .要在實踐中看人
要看到一個人與其所在群體的共同之處,更要看到這個人特有的個性。看人要視其表現,要聽其言觀其行。尤其要注意一個人在關鍵時刻的表現,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熊熊烈火之中,方顯真金本色。
十一.何識別企業裏的特殊人才哪
許多企業裏,一些工作人員的特定才能不為人所知,被無故地浪費掉或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是常有的事。為了企業的利益,管理者應善於挖掘企業裏的明星,使之早日為企業發揮出足夠的作用。
下麵是認識企業裏有特殊才能的人的兒個要點:
1 .是否有雄心壯誌
他必然有取得成就的強烈願望。他通過更好地完成工作,不斷地去尋求發展的機會。
2 .能迅速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