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發展的多樣性,隻把人當做工具一樣來訓練和教化,結果造成人性的壓抑,個性的泯滅,創造精神的喪失,人之為人的權利一點點旁落。這種教育形態發展到現在,就演變為在中小學大行其道的“聽話”教育。中國的孩子自從出生那一刻起,接受的就是這種“聽話”教育:在家聽父母,在校聽老師,在單位聽領導,為來為去,為的就是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規矩人。“聽話”好啊,“聽話”可以消災,可以驅邪,可以博得上司的歡心,隻可惜從“聽話”教育中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棱沒角,沒群體意識,沒有一種敢闖敢冒險的精神,他們與古代的順民一般無二,他們不是能適應現代競爭的合格人才。 前些天讀到的一則報道讓我驚喜不已。深圳市南山區學府小學,為了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和勇敢精神,在校內豎起一座群狼出征的標誌雕塑。雕塑的底座上刻有這樣的說明:東方似“羊”的教育,培養的是溫文爾雅、逆來順受、安於現狀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養的是個性張揚敢於挑戰的人。如果魯迅先生在天有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定會非常欣慰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著工作競爭的日趨激烈、市場經濟的國際化,“羊”如果沒有了“人”的保護,已經無法生存了。欲獨立自由,就不能做“羊”,而要做“狼”。在企業界,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把“狼性”精神引入到企業文化之中,以麵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 顯然,我們的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向狼學習的風潮。麵對各種問題和困境,我們不得不用另一種眼光重新審視我們曾經視之為敵人的狼。它們的個性以及組織結構讓我們發現了一個與人類完全不同的世界。狼群互相合作、彼此忠誠、善於溝通,我們由此得到了啟發: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還存在著擁有更高智慧的狼群。向狼族學習——向自遠古以來就與人類並肩而行的朋友學習。 隻可惜,在“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中,連生命力最為頑強的狼也已經被列入了“瀕危動物”的行列。當“曠野之狼”即將從我們的眼前消失之時,如果我們真的能認真學習一些狼族社會的生存法則,擁有狼一樣的優秀品性,也算是對狼的一種懺悔吧。感謝馬修連恩以及其他29位音樂家,他們製作的CD《狼》是我創作的靈感源泉。感謝威爾金斯教授、吉姆古德溫教授,他們的科學指導以及他們的著作讓我始終走在正確的方向上。還要感謝傑克倫敦、塞頓等偉大的作家,感謝他們寫出了那些不朽的作品。 向瀕危動物保護協會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感謝他們為我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使我對狼的認識更加全麵。 最後,真誠地——向狼群致敬!
更多更新TXT好書請關注炫|浪小說,請訪問ncs.xvna.com‖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