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150公裏,既不通汽車也不通電話,照明還用煤油燈,全勞動力每天隻有0.54元的工資,離大隊部也要翻二座大冊,全是小道。黃炳華的父親是知識分子出身,那裏吃得這種苦,在嚴厲的看護和監督下,不久就生病臥床不起,黃炳華的父親住的隔背是生產隊黨小組長家,這位老貧農姓崔並沒有將黃炳華、黃炳生的父親當壞人看待,有什麼好吃的給他送上一碗,這位生產隊黨小組長有一位23歲的女兒,是生產大隊婦女主任,她看到黃炳華的父親臥床不起,熱情地擔負起照料的責任。兩人漸漸有了感情,在一個中秋節的夜晚,兩人同居了,而且產生了愛情的結晶,就是崔斌。還在懷上崔斌的時候,當地人根據當地的通俗為他們倆舉行了婚禮。誰知,崔斌2歲那年,公社一幹部叫黃炳華的父親去公社開會通知,從此黃炳華的父親一去不複返。
崔斌的母親天天盼望黃炳華的父親返回,卻一直毫無音信,自己終身未嫁,將崔斌撫養成人。崔斌是本地第一個到縣城上高中的人。高中畢業後,1988年年滿18歲的崔斌服兵役,臨行時,崔斌的母親將自己的經曆告訴了崔斌,要崔斌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父親,崔斌在部隊裏老實本分,又有文化,根子又紅,很快入了黨,三年提幹當排長,在排長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6年,1997年轉業分配在虔州市贛江區蛟龍鎮人武部任部長,1999年在鎮政府,在協助鎮企業辦搞外資工作時,發現長安工藝廠廠長黃炳華與黃炳生與自己相貌相似,經常有人叫錯人,他就利用工作方便,調取黃炳華的檔案,發現黃炳華的父親就是自己的父親,因此,一種複仇的火種在他心中產生。
在虔州市公安局看守所審訊室裏。
崔斌交代了自己縱火的經過和目的,崔斌縱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報複黃炳華父親負義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娘,使自己的娘終身守寡。
###第十章
!#00000001
十
黃炳華、黃炳生獲得虔州市公安局已將縱火嫌疑犯擒獲,非常高興,為自己洗清縱火詐保涉嫌罪名。又從虔州市公安局那裏悉知這個縱火嫌疑犯又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自己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黃炳華的心情處於非常痛苦之中。往事就像發生在昨天,記得1999年春節過後,鎮政府領導來廠檢查三防工作,其中一個鎮幹部非常相似自己的弟弟,像似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後來一打聽,原來他就是鎮政府人武部部長,自己想了很很久很久,自己是江蘇人,當年文化大革命中,父親被押送到江西,並不在虔州呀,無法找到正確答案。本來他很想找一個機會問一問這個人武部部長是哪裏人。一直沒有機會,後來聽說他調走,自己也就將這個事擱下來了。
黃炳華曾記得,父親被押送走了以後,一直毫無音信,一晃就是幾年,1971年林彪事件之後,在海外的祖父通過全國僑聯,將自己的兒子從農村弄了回來,這時才知道被押送到江西萬平縣,黃炳華回來後,在家休息了半年,黃炳華的父親被中科院某研究所召集去研究一項科研項目,自己的弟弟黃炳生半年後出世了,而自己的父親卻在一次出差的路途中發生車禍而身亡。
黃炳華、黃炳生兄弟倆接到虔州市公安局有關崔斌是自己的兄弟,又是縱火嫌疑犯後,心情非常難過和著急,立即想到了有一麵之交的江峰律師,打電話約江峰律師到虔州大酒店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