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太子都誇讚了,潤潤便也知道那韓暘確實是青年才俊了,不禁又打聽道:“既是得了看重的人,應有家眷了吧?”
太子查得倒是詳盡,當下便說與她聽。韓暘沒有家眷,多年來一直獨身一人。也快三十五歲的人了。
年紀倒是也相配。
潤潤對信王府倒也沒什麼記恨的,敬安郡主已死,舊日的恩怨已都煙消雲散。
比起青燈古佛,潤潤自然更樂意看到盧青蘭能有個好的歸宿。
太子知道她們姨甥的感情,便道:“這事便交給我吧,我再仔細打探打探,若是真的兩廂情願,便促成這件好事。”
潤潤點點頭,讓太子不要急於一時,她姨母對信王府有心結,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隔了一天,潤潤便把成國公夫人請進了宮。
她家裏沒有長輩,一時間也不知道同誰商量。好在還有個十分能幹的幹娘。
成國公夫人近日和榮國公府小公子的夫人錢氏走的很近,倒是比往日進宮的少了。潤潤都好幾天沒瞧見她了。
不過兩人亦不是外人,潤潤便把這事簡單地同她說了。
成國公夫人聽了盧青蘭的反應,道:“您姨母性子烈,若是不願意,多半不會這樣猶豫。回頭再探一探那侍衛的人品個性,若是好的,湊成一對也事一樁美事。”
潤潤道:“殿下已經查了,人品樣貌都很不錯。我就是擔心我姨母,對信王府心存芥蒂,反而誤了自己……”
成國公夫人了然地點頭,“這事您放心,您出宮不方便,我卻是個閑的。”
成國公夫人答應之後,回去便把盧青蘭邀到府上做客,美其名曰自己打理鋪子上遇到了一些麻煩,請她前去幫忙。
盧青蘭因為在月半庵中收到韓暘的騷擾,便挪回了葉府住著。平日裏也不大出來,最多就是在老太太那裏說說話。
成國公夫人的麵子卻是要賣的,因而便去了。
成國公夫人這樣的人精,半天下來幾個回合就把事情都摸的一清二楚。
盧青蘭在月半庵一心禮服,也常到其他寺廟上香祈福。
韓暘陪著信王府的姨娘出來進香,遇上了在人堆裏和丫鬟走散的盧青蘭,便用自己的人幫她尋找丫鬟,兩人因而結識。
本隻是一麵之緣,沒成想韓暘卻對盧青蘭動了心思,但凡盧青蘭去其他寺廟,都能跟他不期而遇。後來盧青蘭幹脆躲在月半庵不出來了,韓暘便天天晚上站到她窗前,也不進去也不說話,一站就是一宿。
盧青蘭逼的沒辦法,這才應著傳召回了京城。
成國公夫人幫著勸了半天,盧青蘭雖然對韓暘有些遲疑,但終究還是不鬆口。
潤潤聽完其中內情,越發覺得韓暘對她姨母乃是真心。無奈自己是小輩,盧青蘭把她當孩子,多半不肯聽。可若是抬出自己太子妃的身份,又怕傷了兩人感情。
後來韓暘寫了信給信王爺,信王爺再修書一封呈到聖案前。
信王爺沒有子嗣,韓暘就是他的半子,臭小子長得這麼大,才有了個心儀的姑娘。信王爺便豁下老臉寫信給皇帝求情了。
連太子都誇讚了,潤潤便也知道那韓暘確實是青年才俊了,不禁又打聽道:“既是得了看重的人,應有家眷了吧?”
太子查得倒是詳盡,當下便說與她聽。韓暘沒有家眷,多年來一直獨身一人。也快三十五歲的人了。
年紀倒是也相配。
潤潤對信王府倒也沒什麼記恨的,敬安郡主已死,舊日的恩怨已都煙消雲散。
比起青燈古佛,潤潤自然更樂意看到盧青蘭能有個好的歸宿。
太子知道她們姨甥的感情,便道:“這事便交給我吧,我再仔細打探打探,若是真的兩廂情願,便促成這件好事。”
潤潤點點頭,讓太子不要急於一時,她姨母對信王府有心結,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隔了一天,潤潤便把成國公夫人請進了宮。
她家裏沒有長輩,一時間也不知道同誰商量。好在還有個十分能幹的幹娘。
成國公夫人近日和榮國公府小公子的夫人錢氏走的很近,倒是比往日進宮的少了。潤潤都好幾天沒瞧見她了。
不過兩人亦不是外人,潤潤便把這事簡單地同她說了。
成國公夫人聽了盧青蘭的反應,道:“您姨母性子烈,若是不願意,多半不會這樣猶豫。回頭再探一探那侍衛的人品個性,若是好的,湊成一對也事一樁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