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 言(1 / 3)

衛子夫:巔峰上的蒼涼

如果給中國女人的生活方式變遷劃一道明確的分界線,我覺得應以“五四”為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很多女人走向了獨立之路,可以憑仗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謀生,而不必把男人當成終生的事業和飯碗。

而“五四”以前的男權社會中,大部分女人最極致的夢想,應該就是衛子夫這樣的角色,被一個身處權力巔峰的男人寵愛並因此走向巔峰。

這怪不得女人,當所有獨立自強的通道都被封殺,女人走向社會舞台中心的道路,隻存在於男人的垂憐和關注中;當所有的教育都對女人關上大門,女人能夠依恃傍身的資本,不過是易逝的青春和美貌。

灰姑娘也是有野心的,否則她就不會向亡母尋求幫助,穿上華麗的長裙參加王子為選妃而舉辦的舞會,驚人的美貌讓她戰勝了姐姐和富貴出身的名媛們,攀登上馳往王宮的馬背,將往日的屈辱卑賤拋在身後,快意恩仇,睥睨塵世。

而充其量,灰姑娘也不過能在北歐的某個彈丸之地擁有一座冰冷的城堡和幾輛精致的馬車,她根本無法想象大漢皇後的炫赫:滿門公侯,名震九州,受盡天下女人的羨慕嫉妒恨。衛子夫,這個名字遠超所有格林童話能營造出的少女夢。

曆史上不止有一個衛子夫!

在衛子夫之前,薄太後、竇太後、漢武帝的生母王太後,其實都是由平民而皇後的勵誌榜樣。彼時,兩晉的士族和門第尚未成氣候,平民與貴族之間並不存在不可跨越的天塹,這些母以子貴、一步登天的太後們,人生遠比衛子夫順遂得多,她們成功地顯耀了家族,在皇權的巔峰上安度晚年,而衛子夫,隻有一生的戰戰兢兢,她從來沒有成為那個君主製中真正的權力女人——太後。

對比前朝的太後們,衛子夫的悲劇在於她遇見了一位格外強大的君主,所以她沒有多少機會展示自己。豆瓣上關於《我,衛子夫》一書的書評我讀了一些,客觀地說,是因為對衛子夫這個曆史人物的關注,才讓這本書成為一部頗受注意的作品。舊版中的衛子夫有一種無力感,其懦弱程度讓人深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很遺憾,這正是衛子夫的性格,她不是野心家,包括衛青和霍去病也不是,他們的起點太低了,對皇權過於仰視,是漢武帝忠實的隨從,到死都是。

劉徹,從幼兒期奪嫡開始,到成為聽命於太皇太後、受竇王田三家外戚挾製的兒皇帝,他的人生哲學完全是在爭取權力的過程中建立的,權力才能讓他生存下去,權力才能讓他有存在感,權力才能讓他知道自己是誰。權力是他唯一的信仰,他決不和任何人分享大漢天子的皇權,兄弟、母舅、親戚、太子……誰都不可以,誰敢正視一眼劉徹身後的座椅,都必遭殺戳甚至族滅。於是,他拋棄了扶佐他登上帝位的陳阿嬌,一開始這個強勢女人就令他感覺到不安,遠在衛子夫入宮之前,小夫妻就發生了嚴重矛盾,令劉徹對“欲金屋儲之”的表姐切齒,但太皇竇太後尚在,他不能過於得罪竇太主,隻能聽從母後的話,曲意相從,忍讓著跋扈的竇太主與阿嬌母女。

多寵和無嗣都不是漢武帝廢後的原因,阿嬌的強勢和家世才是他廢後的真實動機,像前代漢帝一樣,漢武帝需要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外戚家族,一支最忠實的朝臣隊伍,他選中了衛子夫,這個完全沒有野心的弱女子,並重用衛氏子弟為他開疆拓土,他的眼光很準,這個出身奴隸、血統混雜的家族一輩子都向他奉獻著用鮮血書就的忠誠,直到漢武帝決意鏟除他們。

在漢武帝的晚年,他有過很多看起來錯亂的行為,但本質仍一:集中皇權,排斥掉任何有機會靠近皇權的家族,尤其是諸侯和外戚。他曾經嚐試,要啟用寵妃李夫人的兄弟李廣利,與衛氏相製衡,但沒有成功。衛青、霍去病太輝煌卓絕了,無人能夠超越。他也試過利用多種機會削奪衛氏,在酹金奪爵這一刻意削藩的圈套中,衛青三個兒子的侯封全都被廢,但衛氏的影響實在太深遠,以至於公孫賀、衛伉族滅後,漢武帝臨終前的顧命大臣,仍是來自衛氏的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