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本文由炫浪TXT社區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ncs.xvna.com/

高陽20餘年心血巔峰之作:清朝的皇帝

第1節:自序

自序

從事曆史小說寫作以來,二十餘年心血所積,得書若幹,計字又若幹,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約略而計,出書總在六十部以上;計字則平均日寫三千,年得百萬,保守估計,至少亦有兩千五百萬字。所謂"著作等身",自覺無忝。

上下五千年,史實浩如煙海,所以我的小說題材,永遠發掘不盡;更堪自慰的是,世界華人社會,到處都有我的讀者。有些讀者獎飾之殷,期勉之切,在我隻有用"慚感交並"四個字來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許得力於凡事看得開;更應慶幸於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匱乏的大環境中,所以心理與生理兩方麵,可說並未老化;與筆續盟,廿載可期……

一九八六年九月杪

第2節:第一章 皇帝的種種(1)

第一章皇帝的種種

清朝自康熙年間發生奪嫡的糾紛以後,不建儲位,成為定製;後來又建立了立賢不立長的製度。因此,每一個皇子都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也因此,皇帝的種種,須從出生寫起。

關於妃嬪召幸,有好些有趣而不經的傳說;既屬不經,雖然有趣,我亦不便介紹。不過,皇後及有位號的妃嬪,各有固定的住所;皇帝某日宿於某處,或召某妃嬪至某處共度良宵,作為太監最高辦事機構的"敬事房"必然"記檔",因而當妃嬪發覺懷孕時,可以查得受孕的日期。

妃嬪一經證實懷了孕,自有太醫院的禦醫定期"請喜脈",服安胎藥;到得將次足月時,內務府就要"傳婦差"了。首先是選"奶口",其次是找穩婆,都由"上三旗包衣"的妻子中選取。

出生以後,由敬事房通知內務府記入"玉牒"。所謂"玉牒"者,即是皇室的家譜。愛新覺羅氏大別為兩類:凡是太祖的子孫稱"家室";太祖兄弟的子孫稱"覺羅"。腰帶分黃、紅兩種,所以俗稱家室為"黃帶子",覺羅為"紅帶子"。玉牒的封麵,亦如其色,家室是黃色封麵,覺羅是紅色封麵,不妨稱之為黃簿、紅簿。

皇子皇女當然記入黃簿,主要內容是性別、生母名氏、位號、第幾胎、出生年月日時,還有收生穩婆的姓氏,以便出糾紛時可以追查。

然後是命名,時間早晚不一,有些出生未幾即行夭折,既無名氏,亦未收入玉牒敘排行的,在康熙年間是常有之事。命名之製,至康熙皇長子胤禔出生,始有明文規定,上一字用"胤",下一字用"示"字旁,由內閣選定偏僻之字,奏請朱筆圈定。需用偏僻字者,因為此皇子將來可能成為皇帝,便於臣民避諱。自康熙朝以後,命名字派如下:

一、雍正:上"胤",下"示"字旁。

二、乾隆:上"弘",下"日"字旁。

三、嘉慶:上"顒",下"玉"字旁。

四、道光:上"綿",下"豎心"旁。

五、鹹豐:上"奕",下"言"字旁。

六、同治:上"載",下"三點水"旁。

七、光緒:同上。

八、宣統:上"溥",下"人"字旁。

至道光以後,有一不成文的規定:非帝係命名下一字,不用特定的偏旁。由此可知,慶王奕劻之子載振與同治、光緒為兄弟,但不同祖;溥儒與溥儀為兄弟,且皆為道光的曾孫。--我請讀者注意皇室的製度,就因為在細節上亦能顯示若幹情況,自有助於對清朝皇帝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