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至同三十四年,成宗皇帝退位,居於太上,著忠平王登基為帝,是為理宗。理宗繼位,言孝義為先,又敬成宗文武治國之才,稱己不可及,遂沿用至同年號,凡國之大者,事事告稟成宗,不敢居其先。至同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成宗駕崩。次年,理宗改年號永寧。

——————大周史記

永寧四年,三月暮春。天清氣朗,惠風和暢。隆安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東頭一府邸,更是張燈結彩,門庭若市。

忽聞一陣絲竹鼓樂,管弦箜篌之聲。但見一件件妝奩,自那府中抬出。皆是大紅描漆,四人裝抬。自第一架起,行至街角轉彎,最後一抬卻還未出府。可見嫁妝之甚之重。端的是十裏紅妝,羨煞旁人。

一抬抬望去,綾羅衾被,玉石擺設,珊瑚盆景,翡翠屏風……可見者數不勝數,琳琅滿目,叫人看花了眼去。這還隻是大件的擺妝之物,卻不知,那後頭數抬封箱中裝的又是怎樣的金貴稀奇。

街市上人人擁擠,爭相觀望,也有嘖嘖稱奇者,“喲,這是哪一家嫁女兒,這麼大陣仗,可是少見得很!”

身旁一婦人聽了,噗嗤一笑,“哪裏是少見,隻怕你此生還未見過吧!”

頭先問話之人訕笑一聲,“我沒見過,你見過不成?”

那婦人抿唇一笑,也不與她計較,隻道:“我確實見過的,前年忠順王府長樂郡主出嫁,可是比這還要風光呢!”

先頭那人不以為然,“人家是郡主,這是自然。要說忠順王府,滿京城裏哪個不知的!”

回話的婦人又是一笑,“要說今日出嫁的姑娘與忠順王府可是關係匪淺呢!她與長樂郡主可是姑表姐妹!”

那人一驚,長大了嘴,“啊!姑表姐妹?那可也是尊貴的很。卻是哪家?”

婦人瞄了她一眼,“大姐不是京城人士吧!”

那人訕笑道:“是,去年我家那口子上京找活計,這才跟著遷了過來。”

婦人點頭,“怪道你不知道。”遂指了指那府上的牌匾,“你瞧見沒有,那上頭寫著林府呢!”說完才恍然發現,那人瞧起來不過一莊稼婦人,隻怕不識字,於是又道:“一門三探花的林家,可聽說過?”

那人連連附和:“這個自然聽過。才來京城不久便聽人說了。說是這一家老子和兩個兒子都是探花郎呢!”

婦人見她說的雖粗俗,卻也正是如此,嘴上含笑,道:“那忠順老王妃便是林大人的嫡親妹子。隻老王爺和老王妃帶著幼子幼女遊曆去了。上稟了皇上,叫長子繼承了王位。便是如今的忠順王爺。”

“這般說來,如今這忠順王爺和那長樂郡主還得叫林大人一聲舅舅了。”

“可不是!”

二人正說得起勁,但聞“啊”地一聲驚呼,二人嚇了一跳,回頭一瞧,竟是一小和尚。說來也是唇紅齒白,麵如傅粉,長得好看的緊。隻可惜了,出了家,做了和尚。婦人不免搖頭歎息了一回。再看那和尚,隻見其麵色大駭,全身發抖,上前兩步,似是要問她些什麼,腳下一個趔趄,竟是摔倒在地。

婦人一驚,忙上前查看,“小師傅,你沒事吧?”

小和尚趁機一把抓住婦人的手腕,“你說,你說,今日出嫁的是林家?一門三探花的林家?哪個林家?”

“你既然知曉一門三探花了,那還有哪個林家不成?不說滿京城,咱們滿大周也隻這一家。”婦人待要掙脫,隻那小和尚手上力道又重了幾分,竟是叫她掙脫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