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大將的胸毛
作者:司馬遼太郎
一
湖北的風很冷。
大葉孫六馭馬而行。向東望去,伊吹山頂的春雪反射著晨靄的微光,染成了藍紫色。
這是慶長六年二月,關原之戰的後一年。
晌午時分,終於來到江州淺井郡速見裏地界。孫六命隨從飛奔到村邊的農家,打聽那人的居處。一個老農出來應道:
“渡邊勘兵衛大人的宅邸嗎?他在此地往東兩裏路外名叫河毛森的地方結廬索居。”
老農上下打量,好像試圖揣測孫六一行的身份,然後又主動發問:
“恕我無禮,不知大人是從哪家來的?”
“我們是藤堂家的。”
“那可能已遲了一步。十天前福島家派人來訪,五天前池田家重臣也來過,不過勘兵衛大人似乎都沒答應。”
“哦?你倒很了解勘兵衛的情況嘛!”
“我們生活的這江州淺井,自古以來就是多出名將之地。可是能比得上勘兵衛大人那般才能的卻也不多。鄉裏人無不引以為榮,連勘兵衛大人今天吃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嗯,那勘兵衛喜歡吃什麼呢?”
“哎呀,這可不能說!”
老人意味深長地堆出滿臉的笑,消失在倉房後。
河毛森很好找。進村後又行了五六丈路,隻見一條小河流淌過林中。河上架著一座土橋,橋邊朝天插著一杆破槍,穗尖上掛著一個木牌。
“渡邊勘兵衛源了寓居”
每個字右邊都向上斜,一看就知道寫字的人非常頑固。
大葉孫六看了不禁露出微笑,心說這可真是個難纏的人,沒準兒要被趕出門外。
走在土橋上,河裏的小魚被腳步聲嚇得四下逃散。除了偶有野鳥的啼鳴,周圍一片寂靜。
到了庵廬前叫門,一個正在井邊打水的少女倏地停下吊桶,望著這邊。她身材小巧,膚色淺黑,閃爍的大眼睛充滿了狐疑,好像樹林裏的小動物。孫六報上自己的姓名,問:“勘兵衛大人在家嗎?”
那女子一聲不吭地點了點頭,進去了片刻,才出來招呼孫六入內。
等了有兩個小時,直到外麵的樹林變得黝黑時,孫六終於見到了這位名滿天下的渡邊勘兵衛。他正眼也不瞅孫六,沒好氣地說:
“我到前邊的河裏釣魚去了。雖然看見你過橋,不過魚好不容易開始上鉤,所以我沒和你說話。”
“沒關係。那有所收獲嗎?”
“過一會兒就會變成晚飯端上桌,吃進你嘴裏。”
“既然釣著了,看來魚鉤是彎的了。”
“什麼?”
一開始勘兵衛好像沒有聽懂孫六的俏皮話,不久醒悟了過來,露出一排棋子似的牙齒,無聲地笑了。孫六引用的是中國古代太公望的典故。太公望名叫呂尚,是山東人。周王出外狩獵時看到他獨自垂釣,賞識他,任命他為周國宰相。傳說太公望用的魚鉤是直的,表明他意不在漁,釣天下才是他的目的。
“不過,”勘兵衛的聲音仍然不耐煩似的,“我可沒有中土老人那種狂妄的風流。我是既要釣魚,也要釣天下。”
“您當然有這個資格。像渡邊大人這種人才,天下諸侯怎會置之不理。其實,關於這件事,”孫六開始談起主上藤堂和泉守高虎命他前來的目的。
“想必您也知道……”
這說的是孫六的主人藤堂家因關原一役的功勳,數月前從八萬石的小大名一舉躍升為擁有伊予半國二十萬石的大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