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
“聖巴托羅繆之夜”後,兩派內戰更加劇烈,整個法國陷於分裂的局麵。胡格諾派控製了法國南部和西部,代表人物就是納瓦拉國王亨利,他屬於瓦羅亞家族的旁係波旁家族。北方的天主教貴族以洛林家族的亨利·德·吉茲為首,於一五七六年成立“天主教聯盟”。這兩股勢力,與在巴黎掌握中央政權的瓦羅亞家族的亨利三世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麵。至此,宗教戰爭演變為瓦羅亞家族、洛林家族和波旁家族之間爭奪王位的戰爭,這就是曆史上所稱的“三亨利之戰”。
《蒙梭羅夫人》的故事發生在一五七八年,即查理九世去世、亨利三世即位後的第四年。小說裏不僅描寫了三亨利之間的鬥爭和勾結,還描寫了亨利三世的弟弟安茹公爵(在《瑪戈王後》中他是阿朗鬆公爵,受封安茹采地後改稱安茹公爵)覬覦王位,處心積慮與哥哥為敵的陰謀活動。
《四十五衛士》和《蒙梭羅夫人》的故事之間,又相隔了七年時間。這部小說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三亨利以及安茹公爵之間愈演愈烈的矛盾、鬥爭:亨利三世憂心忡忡,招募四十五名悍勇的加斯科尼人充當貼身衛士;德·吉茲公爵兄妹翻雲覆雨,糾集巴黎的天主教聯盟勢力密謀刺殺亨利三世;亨利·德·納瓦拉韜光養晦,終於一舉攻占要地卡奧爾城;安茹公爵驕縱淫逸,企圖占領弗朗德勒自己稱王,結果卻落得死於非命。
這些曆史事件和場景,隻是小說的一條線索:政治的線索。圍繞這條主線的發展穿插著另外一條線,那就是愛情的線索。在大仲馬的小說裏,這兩條線索總是互相交錯,互相補充,互相融合的,因而他的小說不僅用驚心動魄的場麵和緊張曲折的情節吸引著讀者,而且用纏綿誹惻的愛情故事不時撥動著讀者的心弦。在《瑪戈王後》裏我們看到了瑪戈和拉莫爾的動人愛情;在《蒙梭羅夫人》裏我們又看到狄安娜·德·梅裏多和比西的至死不渝的愛情。在《四十五衛士》裏,亨利·德·布夏日伯爵苦戀狄安娜的那種絕望的愛情,更是令人扼腕歎息。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狄安娜這個人物,我們有必要將發生在《蒙梭羅夫人》裏的愛情故事簡單地敘述一下:比西·德·昂布瓦斯本是安茹公爵的寵臣,有名的擊劍高手。一天他在巴黎遭到亨利三世手下人的襲擊,受傷後奪路而逃,倉皇間躲進一座宅邸;那裏住著一位名叫狄安娜·德·梅裏多的美麗的女人,令他著迷。他在那府邸裏養傷,受到精心的照料。卻不料有一天在昏睡中突然被抬出宅邸,擱置在遠處的街頭;醒來後,他一心牽掛那美貌而又善良的女人,到處尋找那座神秘的住宅,但一無所獲。原來這座宅邸是狄安娜隱居的處所,幾乎沒有人知道有這個女人和這座宅邸。狄安娜出身貴族,一次在安茹公爵舉行的宴會上,不幸被好色的公爵所垂涎,自此行動受到公爵手下人的監視;奮而逃出家門後,為公爵擄獲。國王的獵犬隊長蒙梭羅伯爵救出狄安娜,並要挾她嫁給他,那座神秘的宅邸就是蒙梭羅為她安排的一個僻靜的住所,狄安娜不愛蒙梭羅,但又無法逃出這個精致的樊籠。就在比西四處尋找狄安娜一無所獲的當口,安茹公爵在一個教堂裏偶然發現了她,並一直跟蹤到她隱居的住所門前。他暗地裏探知狄安娜在心中崇拜比西並對比西懷有誠摯的愛情後,即向蒙梭羅密告此情。蒙梭羅派出二十名劍客,欲置比西於死地。比西擊倒十四個刺客後,受了重傷,奮力從窗口跳下,落在一個柵欄上;偷偷守候在近旁的安茹公爵非但不援手相救,反而命令寵信奧裏依開槍將他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