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本書下載於炫浪TXT小說,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ncs.xvna.com

解放戰爭

(1945年8月—1948年7月)

王樹增,1952年生於北京。著有長篇紀實文學《朝鮮戰爭》、《長征》,長篇曆史隨筆(1901年》等。作品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中國圖書政府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內容簡介

《解放戰爭》為王樹增非虛構文學著述中規模最大的作品。武器簡陋、兵力不足的軍隊對抗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兵力龐大的軍隊,數量不多、麵積有限的解放區最終擴展成為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共和國,解放戰爭在短短四年時間裏演繹的是人類曆史上的戰爭傳奇。國際風雲,政治智慧,時事洞察,軍事謀略,軍隊意誌,作戰才能,作品具有宏闊的視角和入微的體察,包含著驚心動魄的人生沉浮和變幻莫測的戰場勝負,盡展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的豐饒內容。這是一部關於一個國家如何艱難新生的曆史。

第一章 青春作伴好回鄉

年紀愈大愈不願意洗臉

一架帶有美軍標誌的飛機在中國黃土溝壑的上空盤旋。

這是一九四四年七月裏的一天。

在此之前,因為很少有飛機在延安降落,這個共產黨中央所駐紮的偏僻小城內還沒有稱得上機場的設施。現在,那個被稱為“機場”的地方隻是一片較為平坦的空地。

由於手中有共產黨領袖毛澤東事先親自起草的一封關於這塊空地的規模、走向以及各種可以利用的地麵標記的電報,駕駛飛機的美軍飛行員很快就發現了那個“機場”,並且迅速地俯衝下去。美軍飛行員此刻的行動如同一次氛圍奇特的飛行表演。——但是,還是出事了。飛機的輪子剛剛接觸地麵,左輪猛地撞上一個看似鬆軟實際上異常堅硬的黃土堆,機身立即向左傾斜,瞬間變成一團帶著尖厲呼嘯的巨大的黃色煙塵,煙塵在接近那片空地盡頭的時候戛然而止,機頭戳在地上使整個飛機幾乎豎立起來,機艙的左側裂開一個大窟窿。駕駛和乘坐這架飛機的數名美國軍人驚魂未定地從機艙裏爬了出來。他們顯然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們立即感受到延安炙熱耀眼的陽光和濃烈醇厚的黃土氣味。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發生在中國的規模巨大的戰爭——戰爭的一方稱之為“解放戰爭”,另一方稱之為“戡亂戰爭”——毫無疑問是一場典型的內戰。——敘述二十世紀中葉發生在中國的那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必須從戰爭爆發前一年一架倒黴的美國飛機開始。因為,當那架飛機在跑道盡頭變成一團跌跌撞撞的煙塵的時候,站在空地邊的延安軍民驚駭的叫聲以及爬出飛機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迷茫的神色,無疑是中國即將進入的那段動蕩歲月和即將爆發的那場戰爭的極具意味的開端。

那個夏天,美國人急於飛往延安的原因是:首先,中國國民黨軍隊在對日作戰中一再失利,而蔣介石需求的對華援助越來越多,引起美國朝野的一片不滿;其二,美軍已經開始轟炸敵後日軍目標,迫切需要共產黨抗日武裝提供有關情報和營救降落在敵後的美軍飛行員;其三,或許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已經發展到令人無法忽視的程度,與中國共產黨人接觸並了解他們,是戰後美國政府製定符合美國利益的對華政策所必需的。

延安,已從一個普通的地名,變成了一個含義複雜的政治詞彙。延安指揮的武裝力量遍布整個中國,人數已達六十三萬之眾。——在某種程度上講,這裏就是一個“國家”,盡管蔣介石從來沒有承認過其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