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與劉邦》

作者:[日]司馬遼太郎

譯者:趙德遠

本文由炫浪TXT社區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ncs.xvna.com/

第一章始皇帝回宮

秦朝的始皇帝名字叫政,''他征服諸侯六國並將中國完全置於其絕對統

治之下,係於公元前221年。在此之前,中國一直處於被認為是正常狀態的四分五裂之中,即處於各諸侯王國割據的局麵。可以說,統一乃屬不正常狀態。

^一一那個家夥,就是皇帝嗎"

一一秦始皇在位期間經常到全國各地巡幸,許多在路邊見過他的人都會從內心裏發出這樣的疑問,其中恐怕也包含著被他滅掉的各國遺民的複雜感情。不過,從另-一方麵來說,也等於出現了這樣一種結果,即統一中國實屬愚蠢之舉,說來幾近於虛無縹緲的幻想,卻由他給變成了現實,此舉不禁令人疑竇叢生。首先,皇帝二字本身就是個新詞,完全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因該詞還很新穎,人們尚不熟悉,內心自然尚無對皇帝本尊抱有崇敬之意的習慣。

在此之前,統治各諸侯的是王和貴族。但是,秦始皇把那些有關王和貴族的製度全都廢除。以前,平民生來就是民,將那些天生的王和貴族奉若神明,從來沒有窺伺其天賦地位的念頭,因此,天下得以穩定地治理。隻是在遇上大饑荒的時候,老百姓才成群結隊地四處流浪去尋找食物,根本不去理睬那些所謂的王和貴族,僅此而已。

始皇帝將各諸侯國過去施行的那些看似理所當然,實則荒謬的製度,

統統予以廢除。代之而來的是建立起中央集權這種匪夷所思的機構,並將其像一張大網似的遍布整個國家,企圖以這張由官僚機構組成的精密大網,將所有老百姓都收入網底。其中所依據的原理就是法,以法論刑罰,以法行稅收,以法征勞役,如此等等,一切均照法強製執行,這些都是人們以前從未經曆過的。隻有他那一直處於邊遠地帶的秦王國的人民曾有過這些經曆。總之,整個國家現行的各項製度,全部都是征服國秦原來的一套做

法。

"王的時代已經結束,一切都改姓秦了。"

由此帶來的繁文縟節,讓從未經曆過的中原老百姓不勝其煩。而且不隻法製方麵的繁瑣,連對那些有權有勢的官僚該如何表達尊敬之意,人們都躊躇再三,隻因過去從不曾有過此類傳統。

後來人們才漸漸理解了,隻有皇帝才是這片大地上的唯一權威。也就是說,隻有皇帝一人掌握著這套官僚體製,並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以運用,一切都由皇帝親自作出裁決。而且隻有皇位可以世襲。既然貴族這一難以界定的中間階層已不複存在,情況就好比皇帝本人直接麵對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了。換句話說,這情景就等於是皇帝自己孤懸在一棵大樹上,下麵所有的人都是平民百姓。

這豈不是說,隻要打倒皇帝,自己就能當上皇帝了嗎?

這個奇特而又符合情理的念頭,在很多平民百姓的頭腦裏滋生出來,如此怪誕的政治理念在之前的曆朝曆代還從不曾有過,這肯定也是目前這套製度的創立者始料未及的。

這位皇帝製度的創立者對大興土木情有獨鍾。所有能被他調動的平民百姓都被征來做這些事情,其中包括為他修建宮殿,在他生前就修好陵寢,還要修築以首都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禦道,而在這些民工裏就有一位名叫陳勝的人。後來,當他煽動民工夥伴為打倒皇帝而奮起反抗時,還曾高聲激勵那些誠惶誠恐的民眾,講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王侯的人也好,當將相的人也好,不都跟我們想象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