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本書下載於炫浪TXT小說,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ncs.xvna.com

長平之戰

作者:有你的遠方

第1章 紛爭初起

紛爭初起

七月的長平,驕陽似火,遍地是茂盛的荒草,有風吹過,荒草擺伏一如湧動的軍隊。向東望去,在那綿延不絕的山丘之上,旌旗林立,矛戈閃華,白色的營帳仿佛天上的繁星密密麻麻延伸出去,此正是趙軍駐地。趙國四十萬軍隊在這裏駐守已經兩年有餘!

兩年來,四十萬趙軍在他們的統帥廉頗的指揮下依托有利地形構築防禦工事,將對麵三十萬如虎狼一般的秦軍攔下。他們身後不遠就是趙國都城邯鄲,如果讓秦軍突破他們的防線,兩日間秦軍騎兵就可兵臨邯鄲城下,再過幾日大軍就可對邯鄲實施全麵包圍。

所以,這四十萬趙軍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這裏,無論秦軍的衝鋒有多猛烈,無論四十萬將士每日耗費軍糧軍械有多驚人,他們都要死死地釘在這裏,寸步不能退後。因為他們,已經退無可退。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兩年之前,一支秦軍出其不意深入韓國境內。麵對驍勇善戰的秦軍,韓國軍隊節節敗退。很快,野王一地就被秦軍占領。秦軍占領野王,就將韓國最肥沃的一塊土地——上黨郡硬生生從韓國剝離。眼看上黨郡落入秦國手中已成時間問題,新上任的上黨郡守馮亭與下屬商議後便決定歸降趙國。一來上黨郡與趙國接壤,可以成為上黨郡很好的庇佑;二來如果趙國接受上黨郡,秦趙不和,自然迫使趙國與韓國結盟抗秦。以趙國之兵強馬壯,加上韓國相助,足以抗衡秦國。

馮亭攜上黨郡一十七城來降,趙國上下頓時議論紛紛。這日,王殿之內,趙孝成王端坐於上招群臣問之:“馮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平陽君趙豹拱手道:“大王,萬萬不可。此乃馮亭移禍之計!自古無故之利,聖人禍之。今秦攻韓,拔野王、絕上黨,勞師十萬,自以為得上黨必矣。今如受之,是為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秦焉能不怒?秦怒,必發兵來襲,以甲士數十萬,戰車千乘,軍臨邯鄲。臣恐上黨不可得而趙已危矣!大王明鑒!”此語一出當即有數位大臣表示讚成。

忽聽得一聲道:“平陽君此話差矣!”眾人放眼看去,就見群臣列尾有一素鎧年輕將領,麵如朗月,目似星辰,正是司職邯鄲防務的馬服子趙括。此人乃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在父親死後便襲了父親趙奢的爵位。年紀輕輕便已位列朝堂之上,位不可謂不尊。人言祖上功德福蔭後世,誠可信也。

隻見趙括拱手道:“大王,今上黨郡守馮亭攜城來歸,是人懷吾德,何謂無故?夫秦,虎狼之國也,為六國患者久矣。然秦與六國戰,秦勢日盛而六國日衰,何也?秦得地利是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每獲一地即開疆拓土百餘裏,得民數十萬。甲士既增,軍糧又繼,秦勢自盛!然六國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以有盡之地,事無厭之欲,其勢必無六國矣。秦有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與趙爭勝,隻在數日之間。今若不取上黨,而為秦所得,是養其力助其攻,他日相爭而我力虧是也。上黨,地方百裏,城邑十七,有民數十萬,號為韓之糧倉。我若得之,西可卻秦百裏,邯鄲且安又可增兵而厚糧。馮亭不來我尚自欲取之,今既見奉,不取何為?”

趙括一番話畢,眾臣皆默然。未幾,平原君趙勝亦道:“誠如馬服子所言。趙發百萬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收此利,不可失也。”趙孝成王喜道:“善!”遂發兵取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