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院”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人文現象,有它深刻的社會背景,所以我們的目光不能隻限於這些“妓院”本身。再者,這些“妓院”也不是突然在某一天興盛起來的,必然有它的來龍去脈。

所以我要同時關注以下幾個方麵。

1.它的傳承脈係。

2.全盛期。

3.它的伴生物。

4.它現在的狀態。

5.它的將來。

它既有一條線,也有一個麵。它既有一個麵,也有一種多層麵的社會結構。

明確這幾點對我的拍攝起了很大作用。原來隻是到處找八大胡同中的茶室,查閱有關資料,在查詢的過程中我才明白,這是毫無意義或隻有一點點意義的。所以實際的工作是又重新拍攝一遍,這一次就不隻拍這些“茶室”的外表,也拍它的內部,不隻拍它的內部,也拍它的周邊。不隻拍它的周邊,也拍生活在其中的人。不隻拍它的過去,也拍它的現在,不隻拍它的現在,也關注它的將來。

整個大柵欄地區真的是一個大的民俗博物館,它是輝煌的,它有大的輝煌,真是“天下有大美”。它藏在一個個小民居的建築形式中,它藏在深宅大院的精雕細刻中,這兒幾乎包含了北方民居的各種建造形式,一磚一瓦都有那個時代的主人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理解。

我喜歡小宅門,它簡單,像一個小孩子頭上蓋個小布片。隻三兩下就搭起來,它有一種田園詩的風尚。我麵對那龐大的院落也驚惶失措,因為它太大、太深、太精致、太古老、太無人知道了。我走進百順胡同的一個大院,就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看到遠處有一座二層小樓,我認為它在另一條胡同中,可是一位住在這兒的居民說,它就在後院。後院是另一片天地,既有小樓又有平房。木樓梯因為年久被磨下去一個個大坑,但它寬大、精美。沿樓梯上去,二樓有房四五間,屋外有欄杆,倚欄遠看,一大片青磚灰瓦組成一個個小院,院中的大樹在風中搖擺。真是好一片古都風光。

要強調的是在這一片區域中的名人故居,我放在這兒隻是想說明這兒的人文環境,並無他意。

有相當一些院落你並不能簡單地說它是妓院或是什麼會館,因為曆史是流動的,它在某年是私寓,某年又成了會館,某年又成了煙館或茶室,現在不就成了民居了嗎?

拍下來的隻是這些事件發生後留下來的物像。但它所承載的信息之多,我真的無法表述。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想讓讀者將此書誤讀為通俗、低級讀物的根本原因。當然你可以認為它有很多“老妓院的照片”,如果真的如此,又有什麼讀圖的意義呢?因為現代社會還有很多的圖可看。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我不想將這樣一個放在整個中國曆史上看本是平常的事件的發源地拍成或說成一個更適合“俗人”閱讀的“那麼一本書”,因為“那麼一本書”的結果就隻會讓人覺得它與我們民族自身的缺點無關,它與中國近代史甚至當代史無關。八大胡同在這個時期的紅火不是沒有它深層的原因的。所以一本俗的讀物隻能使我們在患健忘症的時候再吃一點“助忘劑”。這是一本適合人們懷有獵奇心理閱讀的讀物,我想用這種方式講述在這個空間所發生的事也許會對您有一點啟發。如果您得到了什麼,那是因為它本身所具有的,我隻是替您先看到了;如果您認為沒有得到什麼,那是我沒說清楚,是我的過錯。

最後感謝為此書出版做了大量資料收集、核對並提出諸多修改意見的友人。

本書主要參考的書籍有:《試論清代色情業的發展與政府應對》,佐鬆濤著。《北京市誌稿》,吳延燮等著。《帝京歲時紀勝》,潘榮陛編著。《日下舊聞考》,於敏中著。《八大胡同》,李金龍著。《淪陷時期北京清吟小班見聞雜記》,張文鈞著(李宜琛整理)。《北京清吟小班的形形色色》,張文鈞著(李宜琛整理)。

——全書完——

【更多精品書籍下載 請訪問炫浪網絡社區 http://ncs.xvna.com】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蔓蔓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