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本文由炫浪TXT社區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ncs.xvna.com/

嚴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網站的廣告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錦衣衛秘事 作 者:夜行獨俠

錦衣衛這個光鮮的名字,背後的含義卻是中國曆史上最殘酷的特務製度。特務製度作為君主控製群臣、維護皇權的手段,曆代都有,但都是暗中為之,不敢招搖過市,為何在明朝卻將其公開化、製度化、並且組建了相應的政府機構?組成錦衣衛的武功高手,是否都是形象俊美、身著錦衣、冷酷無情的帥哥?這些人從何而來?他們的歸宿又是怎樣?錦衣衛從創立之初,曾經令貪官汙吏聞風喪膽,保持了明初一百年的吏治清廉,但是如何異化成為了一種打擊賢良、淘汰忠臣的缺席?最終掏空了明朝的,摧毀了明朝的向心力。在最後的時刻,空空朝堂,隻剩崇禎一人,孑然而立……

第1節:序章

序章

斷章一 天羅地網

"莊烈帝(朱由檢)懷疑自己手下的大臣,(他用)王德執掌東廠,以慘烈刻薄的手段輔佐自己,吳孟明管理錦衣衛,隻是隨東廠意願而動,不敢有著絲毫違抗。而鎮撫司的梁清宏、喬可用朋比為惡,隻要是士紳富豪人家,必定會有(緹騎)往來偵緝蹤跡。所以(這些人)都早睡晚起,起來也不敢多說話,聽說有廠衛的人來了,有如大盜登門搶劫一般……稍有拂逆他們的地方,立即百般構陷,找出隻言片語的過失,往往株連多達數十人……"

--《明史·刑法誌》

斷章二 人情冷暖

檻車塵逐使車轅,一路知交盡掩門。猶喜多情今夜月,斜窺樹隙照離尊。

--被楊漣連累,抓至錦衣衛詔獄的顧大章,寫於押送京師途中。楊漣之事詳見第六章

斷章三 鎮撫司獄

錦衣衛鎮撫司詔獄不比三法司。詔獄設在地下,牢房的牆壁厚達數仞,即使隔壁聲嘶力竭地呼喊也聽不到。探視之人送進來的東西,必須經過好幾次查驗,如果送的是食物,犯人拿到手的不過十分之一。詔獄還不許點火,即使嚴冬,也得吃冷飯,穿涼衣。家人不但不能進入,也不許見麵,唯一能見麵的地方隻有審問時的大堂,隻有那時可以在堂下遙遙地看上一眼而已。

--明人筆記《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一

斷章四 亡國之由

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

--明·沈起堂《明書》

第2節:宰相太擎肘(1)

一、皇帝的私兵

宰相太擎肘

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也就是後來的南京,當年八月,明軍殺入元大都也就是後來的北京城,正式宣告取代元朝成為中華之主。

打下江山不忘舊人,朱元璋在立國之初就大封功臣,洪武二年正月,他還下敕給中書省,裏麵說道:"諸位文臣武將,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九死一生,開疆拓土,建立大明朝。遺憾的是,有些功臣含辛茹苦,但卻過早地去世,令朕深感痛心。為此,朕命令相關部門,在雞籠山上建立功臣廟,封其爵位,並塑像祭祀之。"

從來皇帝封功臣,最大獎賞莫過於死後配享太廟,讓後世皇帝也時常祭祀懷想,功臣名爵可與整個王朝相始終。朱元璋卻別出心裁,在配享太廟之外,另立一個單獨的功臣廟,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按功勞分成三六九等,供在功臣廟裏受人間香火。雞籠山功臣廟位於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郊,在朱元璋之時,就是位於首都郊區,得入功臣廟,在當時的文臣武將來說,乃是所謂從龍功臣莫大的榮譽。

從洪武二年詔建功臣廟,到洪武八年,功臣廟裏一共供奉了三百零九位功臣。彼時已經死了的功臣塑像祭祀,還在世的則虛位以待。然而活人接受香火,總不是件讓人愉快的事情--和死人在一起排座次受香火,莫不是也把我當成死人麼?這種想法自然隻敢在功臣們的心裏繞一下,很快就得驅散開,更不敢說出來--又不是真的想死,何必說出來找死呢?

大明朝剛剛建立,功臣們分得高官厚祿,尤以中書省之官最為顯耀,卻也最為朱元璋所忌憚。我們所熟知的明初文臣之首莫過於劉基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此公既有濟世之才,也有通天之能,五行八作、陰陽卜卦無所不曉,是個可與《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相媲美的神仙或者說妖人一般的人物。但實際上,朱元璋最為親近和信賴的文臣卻並不是劉基,而是李善長。

最先做上宰相位置,和朱元璋的皇權發生衝突的人,也正是李善長。

李善長在朱元璋的功臣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的際遇,正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功臣們的心理變化軌跡。

李善長投奔朱元璋那一年,已經是一位四十歲的小老頭了。當時義軍四起,有雄心者如朱元璋、陳友諒等等,內心都存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狂野想法,而對於李善長這樣的文人來說,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但和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一樣,當時像他這樣的小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莫過於輔佐一位明君複興漢家天下,成為千古留名的賢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