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牆邊,我看著上上下下的纜車,看著井口邊的花草,忽然想:瑞士人大概是用這個龐大的裝置向我們講述醒世恒言吧?

“城市讓人類生活更美好”,這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這個主題,在幾十次世博會上第一次出現,也就是說,159年來世博會首次以“城市”作為展品。是的,城市的的確確給人類帶來了諸多的便利,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不然,今天世界上不會有如此之多的人住進城市。可以說,城市是人類在地球上造出的最大的“物”。這裏集中了人口,集中了財富,集中了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最大資源,是人類滿足各種欲望的最佳場所。因此,城市也成為人類拜物教第一個頂禮膜拜的對象。

然而,地球上的城市是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呢?答案是未必。

人類不能忘記了自己的本質。說到底,我們還是大自然在億萬年中哺育出的一種生物,城市在曆史長河中隻出現了短短的一段時間:1800年,全球城鎮化率隻有2%;1900年,13%;2007年,67億地球人已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人類用鋼筋混凝土將自己與大自然隔離開來,將與大自然血肉相連的億萬生命囚禁在燈光多於陽光、空調風多於自然風的地方,長此以往,人類的存在、發展與進化能不受到影響嗎?從城市化突飛猛進的20世紀開始,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類體能退化、生殖力下降、“城市病”越來越多等一係列嚴峻事實,再發展下去會怎樣呢?

然而,進入城市的人類已經樂不思鄉。拿我來說,如果讓我離開城市,再回到自己出生並長大的農村,我肯定是不那麼情願,寧可呼吸著汽車尾氣了此殘生,也不願到鄉間忍受“寂寞與孤獨”。於是,偶爾去鄉間和大自然親近一下,然後咒罵著城市,龜縮回城市,這就是我們這些偽君子的可笑行徑。

瑞士人把這個展館的主題定為“城市和鄉村的互動”,充分顯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憂患意識。我的感覺是,這個展館既滿足了我,也嘲諷了我。

離開這裏時,我回頭看看在城堡上空招搖著的花花草草,心想:等到蒲公英的種子成熟之後,它們會不會借助黃浦江上的風,將瑞士人構思的這個主題傳送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了解並理解呢?

選自《兒童文學》(中)2010年11月

走到牆邊,我看著上上下下的纜車,看著井口邊的花草,忽然想:瑞士人大概是用這個龐大的裝置向我們講述醒世恒言吧?

“城市讓人類生活更美好”,這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這個主題,在幾十次世博會上第一次出現,也就是說,159年來世博會首次以“城市”作為展品。是的,城市的的確確給人類帶來了諸多的便利,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不然,今天世界上不會有如此之多的人住進城市。可以說,城市是人類在地球上造出的最大的“物”。這裏集中了人口,集中了財富,集中了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最大資源,是人類滿足各種欲望的最佳場所。因此,城市也成為人類拜物教第一個頂禮膜拜的對象。

然而,地球上的城市是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呢?答案是未必。

人類不能忘記了自己的本質。說到底,我們還是大自然在億萬年中哺育出的一種生物,城市在曆史長河中隻出現了短短的一段時間:1800年,全球城鎮化率隻有2%;1900年,13%;2007年,67億地球人已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人類用鋼筋混凝土將自己與大自然隔離開來,將與大自然血肉相連的億萬生命囚禁在燈光多於陽光、空調風多於自然風的地方,長此以往,人類的存在、發展與進化能不受到影響嗎?從城市化突飛猛進的20世紀開始,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類體能退化、生殖力下降、“城市病”越來越多等一係列嚴峻事實,再發展下去會怎樣呢?

然而,進入城市的人類已經樂不思鄉。拿我來說,如果讓我離開城市,再回到自己出生並長大的農村,我肯定是不那麼情願,寧可呼吸著汽車尾氣了此殘生,也不願到鄉間忍受“寂寞與孤獨”。於是,偶爾去鄉間和大自然親近一下,然後咒罵著城市,龜縮回城市,這就是我們這些偽君子的可笑行徑。

瑞士人把這個展館的主題定為“城市和鄉村的互動”,充分顯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憂患意識。我的感覺是,這個展館既滿足了我,也嘲諷了我。

離開這裏時,我回頭看看在城堡上空招搖著的花花草草,心想:等到蒲公英的種子成熟之後,它們會不會借助黃浦江上的風,將瑞士人構思的這個主題傳送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了解並理解呢?

選自《兒童文學》(中)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