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1 / 2)

說,瑜哥呀,你先打著試試看。打得贏就打,咱撈一把;打不贏就回來,咱不管那‘劉皇叔’的死活了。”(《品三國》214頁)這當然隻能是易中天的話,而不可能是孫權的話。根據史書的記載來看,孫權稱周瑜為“卿”、“君”、“公瑾”等等,而沒有稱呼過“瑜哥”、“瑜兄”,因為君臣之間是不能以兄弟相稱的。盡管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曾對孫權說過:“公瑾與伯符(孫策)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三國誌.周瑜傳》裴注引《江表傳》)“汝其兄事之”,是要孫權看待周瑜像哥哥一樣,但不等於說二人就可以兄弟相稱了。

3 添字解經

——古文翻譯糾誤之三在講解經典著作時,講解者把自己的話夾雜在經典的原文中,都作為經典來講解,前人稱為“添字解經”,是做學問之大忌。但這不等於說:解經時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當然可以發表,而且與原著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現象。但一定要把你自己的意見和原著嚴格地區分開來,而不能把它混雜在原著中,使人誤以為都是原著的意思。易中天在行文中就有這個毛病,下麵就是其中一部分例證。

1.“一而再,再而三”據《三國誌.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在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袁紹的謀士許攸叛投曹操,一見麵就問曹操軍中還有多少糧食。曹操說:“還可以支持一年。”許攸說:“不對,重說!”曹操說:“可以支持半年。”許攸說:“足下不欲破袁氏耶,何言之不實也?”這後一句話,易中天翻譯為:“老朋友大概是存心不想打敗袁紹吧?怎麼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說實話?”(《品三國》16頁)這“一而再,再而三”,就是添字解經,是原文沒有的。而且這說法也不正確。到這時為止,許攸隻是問了兩次,曹操也答了兩次,這是“一而再”哪裏有“再而三”?

2.頭上撒尿曹操奉迎天子於許縣後,自任大將軍,又以皇帝的名義任命袁紹為太尉。袁紹因為自己的地位在曹操之下,非常氣憤,大發牢騷。原文是:“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三國誌·袁紹傳》裴注引《獻帝春秋》)易中天翻譯為:“曹操早就死過好幾回了,每次都是我救了他,現在反倒跑到我頭上撒尿來了,什麼東西!難道他還想‘挾天子以令我’嗎?”(《品三國》67頁)把譯文與原文對照,我們很容易地便會發現:“現在反倒跑到我頭上撒尿來了,什麼東西!”為原文所沒有的意思,這不是袁紹的話,而是易中天夾帶的私貨。

3.三帖膏藥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時,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他闡明理由說:“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主之誌者,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三國誌·賈詡傳》)易書在翻譯這段文字時,逐條都在後麵加了點東西。第一條加了個“有理”,第二條加了個“有利”,第三條加了個“有安全”。如果是以小注的麵目出現,不管與原文是否貼切,作為一家之言提出來,自然是無可非議。但那是和賈詡的話混在一起,作為賈詡的話而出現的,那就大成問題了。

4 古事今講要有遊戲規則(1)

古事今講,或雲通過現代視角講史,是易中天講史的一大特點,是他走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爭議最大的問題。我們是現代人,我們看待曆史,不通過現代視角,難道應該仍然停留在陳壽、裴鬆之、孫盛、司馬光的水平嗎?那當然是不行的。因此,通過現代視角來看待曆史,自然沒有什麼錯。所謂現代視角,主要是觀點問題,前麵已經談了很多;現在則主要是談語言問題。在這方麵,求新、求活、求可聽性、求可讀性,甚至求趣味、求娛樂,都是無可厚非的,不必以抱殘守缺的態度橫加指責。但也不能語無遮攔,也要有一個遊戲規則。下麵提出我個人的幾點看法:第一. 站在主講人的立場,從客觀的,第三者的角度來敘述或評價古人古事,運用現代語言,比擬現代事物,隻要貼切、合適,就是可以的。易中天在這方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扣住了現代人的心弦,特別是引起了青年受眾的共鳴。例如:說諸葛亮“粉絲如雲”(《品三國》6頁);說諸葛亮也是一個“高幹子弟”(141頁);說少年曹操是一個“問題少年”(22頁);說曹操所任的洛陽北部尉是“副縣級公安局長”(41頁);說在皇帝問題上,董卓廢立、袁紹另立、袁術自立都是“成本高、風險大、效益低”(61頁);說曹操不能給楊奉當“後勤部長”(66頁);說古代的“君擇臣、臣亦擇君”觀念是“雙向選擇”(144頁)等等。

易中天還善於用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等語言資源。如說劉備對於袁紹“就像年三十的涼菜,有他過年,沒他也過年”(89頁);說曹操也不能不“老鼠爬秤杆——自己抬自己”(22頁);說曹操剛剛踏入官場還是“出生牛犢,生瓜蛋子”(35頁)。說劉表不圖進取,“就是守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176頁);說袁紹得了傳國璽,野心膨脹起來,“耗子腰裏別了把槍,就起了打貓的心思”(56頁)等等。易中天還利用文革時期通行的一些語言,如“理解也執行,不理解也執行”(7頁);“站錯隊”(36頁);“上校團副”(160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