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死的那天,連陰雨剛剛停歇,花瓣被雨水打落,混著地上的水流向遠方流逝。那是花兒死亡的日子,也是有情人含恨葬花的日子。刻骨銘心的愛情就這樣結束了,幸福快樂的時光也將遠去,上蒼啊!何苦這樣折磨人!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淒涼。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薄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納蘭性德含著血淚寫下這闋詞,擲筆於地,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起來。
從盧氏死到現在,旬月的光景就這樣過去了,納蘭性德一不哭二不鬧,整天幽閉於自己的寢室。這下好了,壓抑在心中的千鈞重負終於釋放出來。這哭聲使人斷腸,是納蘭性德發出的最有力的對命運的控訴。
人生一場大苦!
又是秋天。納蘭性德似乎與秋天有著不解之緣。
北京的秋天最美麗,蘭花染紫,菊花轉黃,到處都是秋天的顏色。秋雁南飛,秋水長天,秋風颯遝,秋葉陣陣,秋雨瀟瀟,這次第怎一個"秋"字了得!更何況秋天是思念的季節,落葉歸根,相思不止,令人牽掛的人也該返回魂牽夢繞的故鄉了。
當納蘭性德佇立在梧桐樹下看樹葉片片搖落的時候,他的知己朋友顧貞觀帶著一個女子已經來到納蘭府上。納蘭性德聽說顧貞觀到了,失魂落魄的表情終於有所改變。他不顧秋寒,徑直跑回書房。顧貞觀正在那喝茶等他呢。
老友重逢自然值得歡喜,何況這次不但老友來了,而且還帶了一位佳麗同來。這個女子名叫沈宛,江南人,是吳興的大才女,顧貞觀在信中早已向納蘭詳細描述了這位江南佳麗的美貌的智慧。
沈宛經過艱難的跋涉,終於見到了夢中的情人。她此刻幸福極了,但是她把這種感覺深深的隱藏在心底。她的表情恬靜,略帶羞澀的打量眼前這個令自己朝思夜想的人。
毋庸置疑,納蘭性德是她的偶像。她喜歡納蘭的詞,喜歡這個用心填詞的詩人,她不止一次的夢想飛到納蘭的身邊,沒想到這次終於夢想成真。這多虧了好心善良的顧貞觀。
顧貞觀在江南水鄉邂逅沈宛。一個傻傻的純潔的女孩。那時沈宛的手裏拿著一本納蘭的詞集--《飲水詞》,要不然顧貞觀也不可能無因由得跟她搭訕。
他們從納蘭性德的詞聊起,又聊到他的家世為人,尤其是顧貞觀把自己眼裏的納蘭性德向沈宛一描繪,沈宛如癡如醉,當場向顧貞觀表達了對納蘭性德愛慕之情。顧貞觀一想也好,這個女子也不是俗世的品色,要是能跟納蘭匹配姻緣,倒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顧貞觀出於拯救納蘭性德在走出陰霾的想法,才在信中為納蘭和沈宛牽線搭橋。
沈宛出生在江南世代書香門第之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詩詞歌賦,再加上江南的柔山媚水、人傑地靈的環境的熏陶漸染,造就了鍾靈毓秀的超凡氣質。長大後,沈宛不僅精通音律彈一手好曲子,還深諳填詞之道,成了吳興一帶有名的大美女、大才女。
沈宛的到來使納蘭性德又找到了久違的愛情滋味。他的生命裏的新篇章亦因此而掀開。他慶幸自己在人生的灰暗時節又得遇紅顏知己。
河岸的長堤上、秋天的原野裏,又出現了納蘭性德縱馬的英姿。
愛情為他注入了新的活力,沈宛使他那顆枯木般的心再次聞到了春之氣息。人生可以瞬間轉變,那一刻到來時,心弦繃得緊緊的,然後就會墜入無比甜蜜的夢境中去。
還是那句老話,幸福的時光最易逝。命運注定不會給納蘭性德一個美好的結局。
因為沈宛的到來,使得納蘭性德與父親明珠的關係驟然緊張。這種狀態是非常罕見的,明珠對這個兒子充滿了愛意,生怕他受一丁點的委屈。可是這次不一樣了,納蘭性德想要為自己的幸福爭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