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遊,道藏堂中煉三載 第一章 麟遊少年
第一卷 少年遊,道藏堂中煉三載 第一章 麟遊少年
麟遊縣乃是陝西路的一大縣,地處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東鄰永壽、乾縣,西接千陽、鳳翔,南俯扶風、岐山,北依彬縣、靈台縣。因與前朝國都長安相去不遠,是以極為富足。
此時正值盛夏,此刻又是午後最為炎熱之時,因而甚少有人勞作,大多數人都呆在屋內小憩,也有一些坐在樹蔭下,搖著蒲扇乘涼、閑談。
金烏懸空,蟬鳴陣陣,熱的一絲風也沒有。
麟遊縣中央一棟不大不小的房子中,一名七八歲大小的小男孩正臨著書桌抄錄書籍。他所在的房間粗粗看上去樸實無華,也無太多裝飾。仔細一瞧,房中器物卻都是精致貴重之物。由此看來這小男孩的家境倒是殷實的。
再看這小男孩。
因年紀尚小,眉角並未長開,五官看上去至多中上水平。倒是身上散發出來的沉靜氣質讓他整個人亮色不少。還有就是一雙燦若星辰的眸子,仿佛畫龍點睛一般,將他的整張臉都點活了,使得他整個人給人感覺十分聰明。
不僅如此,如此大熱的天,不過七八歲的孩子,竟然能耐著性子在這裏抄錄書籍,並且做的一絲不苟,可見他的毅力。
此時雖然已是汗涔涔的,小男孩卻仍是凝神書寫,在寫完最後一筆之後,方才擱下筆,拿起一旁的方巾擦去了臉上的汗。
小男孩姓楚名川,表字純明,今年入秋便要滿九歲了。別看他現在衣食無憂,一副富家公子的樣子,實際上身世卻有些坎坷。
楚川的母親生他時難產,差點沒撐下來。最後雖然竭盡全力生下了他,卻也耗空了生氣,若非有靈丹妙藥吊著,當時便撒手人寰了。不過饒是如此,楚母還是在楚川五歲的時候便故去了。
而他父親乃是一名修士,雖然有些修為,但年輕的時候曾經受過重傷,又失去了伉儷情深的妻子,幾重打擊之下,身子也一直不好,因而在楚川七歲的時候也去了。
這樣,楚川小小年紀就失去了雙親。
幸好他還有個二叔,楚二叔在楚川的父母全都故去之後便將他收養到自己的府中。因是自家哥哥的獨子,他自己又一直無出,所以楚川的二叔和嬸娘都待他極好,視若親子。
不過到底是寄人籬下,楚川到他二叔家中的時候早已記事,所以和二叔嬸娘到底有著隔閡。
再加上他自小又失去娘親,父親雖然關心他,但對他的管教卻十分嚴厲。因而他雖然懂事有禮,行事有度,性情卻過於清冷疏淡。
但在他人看來,這楚家大伯家的遺子絕對是個溫和有禮有出息的孩子。
“川兒,你這孩子,仙師馬上就要來了,你卻還是這麼不緊不慢的,真不知該說你什麼好!”隨著這嚅軟的話音,一名約莫著三十來歲的婦人掀簾而入。
這婦人容貌清麗,不施粉黛,穿著湖綠色衣裳,正又是嗔怪又是愛憐的看著他,手中端著一隻白瓷碗。
小小的楚川也不說先生教給他的諸如“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話來反駁婦人,隻是道:“嬸娘說的是,川兒知道了。”
夫人知道他每次隻是口上應承,今後遇到緊急的事還是會擺出這幅不緊不慢的樣子,也不以為忤,笑道:“來,喝了這碗冰鎮楊梅湯,消消暑,再去府衙那裏。蕭家少爺已經讓長生來催了。”
楚川笑著接了婦人手中的冰鎮酸梅湯,匆匆喝完之後,便向婦人告辭,腳步匆匆的走了出去。
婦人瞧他的樣子不免道:“先前不急,現在倒急了。”又看著手中空空如也的白瓷碗,喃喃道:“這酸梅湯也喝得這麼急,也不怕涼著喉嚨。”言語之中透露著一絲複雜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