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四爺爺有點好奇地問這個李彈子,說他說話的口音雖然帶著幾絲河南話的味道,但是聽上去還是有些古怪,問李彈子到底是哪裏人?
哪知李彈子聞言當場大笑,對四爺爺道:“我都在河南生活了四十多年了,我還以為自己的口音早就已經變成正宗的河南味了,沒想到還是被你聽出來了,您這耳力我實在是佩服。”
四爺爺一聽他的話,雖然明知道是恭維,但哪有人聽旁人誇讚自己還不樂意的。於是四爺爺高興之餘,便隨口對李彈子問道,他以前是哪裏的人士。
李彈子聽了四爺爺的問話,也不推脫,十分爽快地便回答說自己老家是黃龍府那邊的。
一聽李彈子的回話,四爺爺也是吃了一驚,原本以為這李彈子可能是河南附近省市的人,這樣的話他那稍顯怪異的河南口音倒也容易理解,可是沒成想李彈子竟然是東北人,而他現在的談吐哪裏又一絲一毫東北話的味道。
也許大家都知道南宋時抗金名將嶽飛曾有過一句豪言壯語:“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此處的黃龍府正是李彈子口中所說的那個黃龍府。南宋時黃龍府是金人的首府,也是遼金兩代東北一帶數一數二的軍事重鎮與經濟文化中心,而且在靖康之難中,被金兵俘虜的宋朝徽欽二帝,就曾一度被囚禁於此。所以當年的嶽飛此言,其實說的就是要徹底擊垮金人,一雪靖康之恥之意,而成語“直搗黃龍”便是出處於此。
黃龍府現今大概就位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一帶,雖說現在這裏已經名不見經傳,提起名字來除了當地人幾乎無人知曉,但是卻實打實的是一座曆史名城。所以很多來自像農安這類地方的江湖人,都會借用自己家鄉在古語中稱謂來向旁人解釋自己的籍貫來曆,這倒不是出於什麼虛榮之心,完全是因為現今很多地方說出來大家也都很少知道,若是對方再隨口多問一句,“那是哪裏”的話,反而兩邊都會覺得尷尬。於是時間久了在江湖上跑的人,就漸漸形成了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
四爺爺當時一聽這李彈子是東北人,自然心生好奇問他為何大老遠的跑到了河南來。因為像做家裏這行的地域性都很強,雖說什麼“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可是在這行裏講究的就是一個師承和傳統,沒有幾十年的世故積澱,是很難在當地站穩腳跟的,所以一旦你離開了舊地就會立即如同失了根基,除非你是有貴人相助或是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不然往往都會得不償失。所謂的“人離鄉賤”說的就是這個。
李彈子聞言當場一笑,對四爺爺回道:“還能為啥,在老家那邊混不下去了唄。”對於李彈子的來曆,河南那邊的一群人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否則一個外鄉人大老遠的跑來在當地這個圈子裏想要插上一腳,又談何容易。不過當時所有在場的河南那邊的人沒有一個人接著話茬的,隻是任由李彈子自己來講述當年的舊事,所以家裏這邊的老頭子們一見這場景,就心知這事怕是其中有古怪,所以也就全都靜下心來聽這李彈子接下來所說的話。
原來李彈子當年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從東北來到河南討生活的,他是為了跟隨著自己的師傅,兩人這才大老遠地逃到河南來的。這裏我們用“逃”這個字眼,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當時若不是李彈子的師傅看到時機不妙,反應迅速,說不定早就死在東北的黑土地上了。
四爺爺見李彈子說得一本正經,心知他必然不是在開玩笑,於是便開心向李彈子細細打聽起當年之事。李彈子當時無奈一笑,對四爺爺回道:“不是江湖上的恩怨,而是開始鬧運動了。”
聽李彈子這麼一說,家裏的諸位老頭子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李彈子說的逃命指的是文革。可是這時立即有人就有了新的疑惑,因為那次去河南的家裏的老頭子都是上了點年紀的,有幾個年紀格外大一些的也是打那個時候過來的,剩下那些就算自己沒有親生經曆過那個年代,也聽自己的師傅那輩人說起過當年的情景。
要說那個時候苦不苦?確實苦!可是再苦也不過就是被人罵幾句,打幾下,批鬥幾天的事,家裏的老頭子們當年又不是沒被紅衛兵們打過,但要說是丟了性命,那倒真的是不至於。你又不是現行反革命,被人看見了你反黨反人民的,充其量最多不過算是個封建糟粕餘毒,老老實實認個錯也就沒啥大事了。
所以像李彈子口中所說的,“那時候若是逃得晚了,連命都要沒了”這類的話,家裏的老頭子自然是有一些不太相信的。雖然當時沒人將這話說出口,但是對於老頭子們的質疑,李彈子也是心知肚明。於是又是兩三杯酒水下肚之後,李彈子便主動開口對眾人道:“我知道幾位老哥對我所說的話有點懷疑,都覺得那時候作咱們這行的不過就是群以前擺過攤算過命的,挨批鬥肯定是逃不掉的,但這事絕對沒有能丟命那麼嚴重,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聽了李彈子的這席話,家裏的老頭子自然沒人好意思接這話茬,但是幾個人不約而同的沉默,卻在無形之中證明了李彈子的剛才所言。望著眾人的表現,李彈子自己也不由地一笑,又對大家繼續說道:“其實當時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因為我師傅他是做咱們這行的才會要有人整他,更多的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師傅昔日在江湖上的一些仇家的檢舉,他們說我師傅在偽滿的時候和黑龍江的一個區劃長是拜過把子,而那個區劃長又和當地的土匪,日本人還有後來光複之後接收東北的國民黨都有所關聯,你們也是知道的,這樣的一個罪名降下來,在那個時候,哪裏還能活命。所以我師傅當年一見勢頭不對,就帶著我從關外逃進了關內,後來我們兩個人又輾轉了不少地方,才在河南這邊紮了根。”
李彈子這番話說下來,頓時家裏的老頭子心中便明白了幾分,在當年的那種政治環境之下,像李彈子他師傅這樣的早年經曆,確實是會為他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當年就連你在國外有幾個親戚,都要被政治審查大半年,跟別說李彈子師傅這樣間接和土匪和國民黨有關聯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