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羅城,回娘家宣王府。欽此!”
盡管這道恩典並非赦免,大家心裏一陣失落,但還是得磕頭謝皇恩浩蕩。
高夫人從地上爬起來後,態度堅決地說:“請欽差代我向太後謝恩,我不會回娘家的,我要與老爺一起去隆州。”
曾義恩連忙勸道:“夫人,你何苦要與我一道去受這種罪,還是回娘家去,安享餘生吧。”
高夫人連連搖頭,“所謂夫妻,就該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我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撇下一家老小,獨自去享樂呢?”
頒旨欽差聽她這般說,當然不會強拉著她走,也就騎著馬回去了。
這時,曾琨走過來,抹著眼淚問:“爹、娘,隆州在哪,遠不遠,有肉吃麼?我不想日日吃饃饃呀!”
不僅這些孩子們,就連曾義恩與高夫人都是從小就過著尊貴的生活,哪裏知道去隆州那邊會過上怎樣的日子,反正知道去了肯定是要吃苦的。
寶菱小時候就聽村裏人說起過隆州,那邊吃的是高粱、玉米、地瓜,粗麵都少見,即便是想吃饃饃,還吃不上呢!
她走上前,安慰著曾琨,“三弟,那邊有山有水,可以上山打野豬,還可以下水去捉魚,當然能吃上肉了!”
寶菱自小吃慣了苦的,對苦寒之地的隆州並不覺得可怕。
可想到曾家一家老小,全是富貴命,到時候他們能撐得下來麼?寶菱不得不擔憂。
已是正午時分,差人們又給他們一人一個饃饃。
他們雖然難以吞咽,可以餓急了,總歸還是要吃的。
寶菱見曾玨吃得十分慢,小聲問:“你怕不怕吃苦?”
曾玨搖頭,看著寶菱這兩日已消瘦不少,他心裏一酸,寶菱若不是跟著他,哪裏會被牽連被流放、吃這等苦?
寶菱確實餓了,吃得很香。她沒有什麼畏懼感,隻要能與曾玨在一起,她就心滿意足了。
差人隻端來一碗水,讓他們一家九口人共著喝。
按尊卑長幼的順序喝,輪到曾玨的麵前,他不肯喝,推到寶菱手裏,希望她能多喝一點,因為他發現寶菱的嘴唇已經很幹了。
寶菱非讓他抿了一口才罷手,自己再接過來抿了一小口,然後端到曾致麵前。
曾家世世代代的富貴延續了上百年,沒想到竟淪到今日這般田地,曾義恩見到一家這般慘狀,不禁又是一陣咳,痰裏都帶著血絲。
高夫人幫他拍著後背,勸道:“老爺,你不要憂思過重,一定要挺住啊,等到了隆州,一家人好好安頓下來,過農家小日子圖個平安也算是不錯了。”
差人見他們吃得差不多了,便催他們上馬車,接著前行。
寶菱上馬車前,見路旁的水邊長滿了蘆葦,便跑去拔了一小抱蘆葦回來。
高夫人納悶,“寶菱,你拔這些破草來有何用?”
☆、第五十回 沒錢的日子
坐在馬車上這般顛簸,既受罪又無聊,寶菱見曾琨腳上沒穿鞋,所以就靈機一動拔了這些蘆葦草過來。
“夫人,這些蘆葦可以編鞋。”寶菱一邊整理著蘆葦一邊回答,“三弟腳上沒有鞋,我給他編一雙。”
曾琨頓時又哭了起來,“我不要草編的鞋,不要!”
寶菱停止手裏的動作,尷尬地望著高夫人。
“寶菱你別聽他的,給他編一雙吧。”高夫人歎氣說,“琨兒,有鞋總比沒鞋好!”
寶菱小時候就跟父親、哥哥一起學過編蘆葦鞋,雖然那是好多年前的事,她並沒有忘記。
曾玨在旁看著寶菱手裏的動作,覺得寶菱真能幹,竟然還會編鞋!他便在一旁幫著整理蘆葦,與寶菱一起幹活,他倒覺得還蠻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