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1 / 3)

是不會拒絕。

看到信裏都是好消息,曾玨也為寶菱高興,這樣她呆在府裏也會心安一些。至於掛念的事,以後找個機會讓他們相見不就行了。

玳安手裏拿著已經準備好的上學堂的物件,提醒著快到上學堂的時辰了。曾玨才將信還給了寶菱。寶菱飛快地跑回偏房,將信放在枕頭底下,就跟著他們結伴著一起去致遠堂上課。

每次一走進致遠堂,寶菱心情都特別好,她喜歡聞見這裏的書墨香,喜歡安靜地聽先生給他們傳授知識。她知道這些都是侯爺賜予的,為了不辜負侯爺的那番話,她就更加勤奮與上進了。

*

眼見著到了臘月底,也就進入年關了,靖寧府開始熱鬧了。幾位管事忙著采買,各房也經常派人去街市上買過年的喜慶物。

致遠堂也暫時停課,大家都不用去上課了。

這一日,府裏給下人們都發了雙倍的月例錢,讓各自輪流著去街市上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寶菱也得了二兩銀子,恰好這日曾玨也要上街市,她就跟著一起去了。

曾玨買了一些書籍及字畫,玳安、玳林買了棋子、空竹、九連環。而寶菱卻買了嬰孩才願玩的撥浪鼓、泥叫叫、小衣裳、小鞋子等等,還有一些女孩頭戴的絹花、銀耳環,買的都是上乘的,價格不便宜,最後還買了許多上好的亮色彩線。

這一趟,她將二兩銀子花去了一兩多。

曾玨好奇,這個寶菱挺能花錢的呀,竟買了這些用不著的物件。

寶菱見他好奇,盯著她手裏的那些物件看個沒完,便說:“這些玩意及小衣裳、小鞋子等都是送給徐嬤嬤的,她近日得了個小孫孫呢。這副銀耳環與絹花是送給溫嬤嬤的,她家的大閨女聽說來年就要出閣了。”

原來她都是給別人買的,倒是自己什麼也沒買。

曾玨指著她手裏的那些亮色彩線,意思是問這些是送誰的。

寶菱卻扭頭就走,不告訴他。

曾玨想,你不說,我還懶得想知道呢。

過大年這一日,整個靖寧府光是大紅燈籠就掛了兩百多個。放眼一望,一排又一排紅燈籠輕輕搖曳著,十分喜慶。

除夕之夜,全府人都要在祥慶樓吃年夜飯的。爆竹一陣又一陣轟隆隆地響過後,全府的人也都到齊了。

李姨娘似乎病一直就沒好利索過,來時一路上都要由金兒與銀兒攙扶著才行。而她的氣色也越來越差了,臉色蠟黃蠟黃的。

薑姨娘照樣是濃妝豔抹,錦衣華服,氣色好得很。

在吃年夜飯之前,最重要的一事,是高夫人要給各房的孩子們派發壓歲包。

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當然是要從她自己膝下的三個孩子發起。

曾玨得的是一尊黃燦燦的小金佛,上麵串著金鏈子。高夫人親自給他掛在脖子上,喜氣地說:“這是娘請大師開了光的,能保佑你一生平安。”

曾玨作輯致謝。

曾玫得的是一枚玉觀音,質地絕佳,光澤圓潤,十分好看,也是高夫人給她親自掛在脖子上的。

曾琨得的是一個金項圈,上麵刻有複雜的花紋及吉祥如意四個字,造型特別,與一般的光溜溜的金項圈大不同。

曾琨因脖子上本就有金鎖,高夫人又給他戴上金項圈,他就嫌煩悶得很,當即一把取下金項圈,往地上一扔,道:“我不要什麼金項圈,我要大哥的那個小金佛!”

嬋兒趕緊上前拾起來要給他戴上,他偏不肯,不停嚷著:“我就要小金佛,就要小金佛!”

“嬋兒,你去我房裏把那個刻有福字的小金佛拿來。”高夫人吩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