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作品幾乎每一次都會出現一個MM了……但是就推理和故事性,《半途之屋》絕對是精品。

★16、《生死之門》(1937)

太多的偶然和必然,就能構成難以破解的案件。本書也算是一宗密室殺人,而且複雜的超出想象,結尾一波三折,回味無窮。這部作品,是近期讓我產生聯想最多的作品之一,但是中間作者一定程度上沒有進行公平的競賽。

★176、《紅桃4》(1938)

這個故事比較具有故事性,可以說是非常之複雜,而動機卻……落差比較大,讓人覺得有些鬱悶,凶手也沒找到,不知道是我不行還是他們耍詐?

★18、《龍牙》(1939)

這個故事明顯能看得出受到了好萊塢的影響,而凶手我幾乎是毫不費力的指了出來,因為線索實在太明顯。奎因這段時間水平確實有所下滑,是收到了好萊塢的影響比較大,有些不太專心於創作。

★19、《上帝之燈》(1940)

這是一部中篇,講述了一個房屋消失的詭計故事,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華麗的表演,雖然事先幾乎被漏了底(各種卡通和日本的小說),閱讀感依然很好。屬於驚豔型的小說!

★20、《凶鎮》(1942)

奎因轉型的代表作,也是後期偉大的作品之一。這個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更有預告殺人的詭計,而身份替換殺人手法更是應接不暇。

★21、《從前有個老女人》(1943)

這部作品完全不象轉型後的作品,奎因也許在懷念黃金時代的那種純淨的感覺。完全的解謎作品,童謠城堡式的殺人,曲折離奇的情節,意外的結局。(典型的奎因式意外,沒有看透啊……)

★22、《十日驚奇》(1948)

非常有意思的一部作品,涉及宗教、英文字謎、世界觀等等諸多因素,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是奎因事業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對奎因後期的生活和探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在後麵的作品中經常被提到。

★23、《九尾怪貓》(1949)

應該說,這部小說符合奎因後期的所有特征,是典型的後期代表巨作。連環殺手是永遠無法褪色的恐怖,一個連環殺手就能讓整個城市陷入恐慌。犯罪心理學,連環殺手,很多精辟的論點,奎因精神態度的變化(由於《十日驚奇》的影響),都是本書的看點!

★24、《王者已逝》(1952)

不可能犯罪的傑作!密室之外眾目睽睽下放出空槍,卻導致密室內的“國王”中槍而死。沒有靈異現象,沒有不可解釋的事,相信這一點,相信自己的推理!本書有些地方非常BT,讓我有些鬱悶,總體上還是非常不錯的。

★25、《犯罪日曆》短篇小說集(1952)

活潑的人物構成,嚴謹的推理,非常不錯的短篇。

★26、《玻璃村莊》(1954)*思*兔*在*線*閱*讀*

非常平淡的一篇,沒有什麼出色的謎題,也沒有什麼震驚的場麵,詭計也比較平淡。

★27、《另一方的玩家》(1963)

應該說是非常不錯的一篇。而日本的一個我蠻喜歡的作家也嚐試了這種模式,但是卻有些像BT的心理學作品。相比之下,本書的謎團詭異富有吸引力,讓我不確定到了最後。

★28、《然後是第八天》(1964)

是個相對平淡多了的案子。但是推理已經不是主要。本書充滿了怪異空靈的氣氛,一個莫名來到世外桃源的故事。前後充滿了想象力。

★29、《臉對臉》(1967)

也是比較無聊的一篇,有些聒噪嘈雜,但是感動於奎因的父子情深!

基本上,國內已經有的埃勒裏·奎因的作品就大致介紹到這了,但是這還遠遠不是完結。奎因的相當多的經典作品大陸出版社還沒有引進,像《埃及十字架》《惡之緣》《狐狸殺手》《最後一擊》等等,希望國內出版社繼續努力。而我們讀者,就盡情的享受奎因帶來的推理樂趣吧!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撒瑪利亞人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