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給寶寶洗澡或喂奶時,要注意體位,避免水流入耳道或乳汁經咽鼓管嗆入中耳。
嬰幼兒心髒病
小兒最常見的心髒病是先天性心髒病,其次是風濕性心髒病和病毒性心肌炎,近年來,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有增多趨勢。
主要症狀:
先天性心髒病是由於胎兒心髒發育時期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使心髒部分發育停頓或異常而形成心髒的先天畸形。輕者可無症狀,僅在查體時發現心髒雜音;重者可出現氣急、心悸、發紺、肺部易感染等,如室間膈缺損、房間膈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狹窄、法樂氏四聯症等。
風濕性心髒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川崎病的一般表現有發熱、皮疹、關節疼痛,以及蒼白、乏力、多汗、食欲缺乏、黏膜充血、脫皮等。以上心髒病的並發症均可合並心力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防治與護理:
①根據病情及小兒情況,勞逸結合。症狀不明顯時可正常活動,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如症狀明顯,應臥床休息,避免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
②預防感染,避免與傳染病人接觸。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預防接種。
③給予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發熱時,供應充足的水分,保持大小便通暢,避免大便用力過度。
④先天性心髒病依其種類、程度不同,治療方法各異,應由醫生決定。
⑤風濕性心瓣膜病初次發作急性期,並非心瓣膜炎症所致,需反複發作半年以上才造成瓣膜變形,成為器質性心瓣膜病,因此初發病人應保證絕對休息,治療徹底。
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病應徹底治療,對預防風濕熱大有好處。
嬰幼兒弱智
中樞神經係統發育障礙,智能發育遲緩,無法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稱為弱智。許多疾病都會導致弱智的發生,如腦性癱瘓、先天愚型、腦積水、呆小病、苯丙酮尿症等,也有些是原因不明的。
智能障礙的程度可由智能指數(IQ)來表示:
白癡:IQ為20以下,幾乎不會說話,無法獨立進行日常生活。
癡呆:IQ為21~25,可過日常生活,但記憶力、判斷力欠佳。
輕愚:IQ為51~75,可過日常生活及進行簡單的工作,但無法理解抽象的事物。
防治與護理:
弱智無特效治療辦法。IQ為50以上的話,可進行教育,使其學習簡單的技能,以適應社會生活,不可使其與社會隔離,應結合病兒的情形,給予訓練與幫助。
病兒與正常兒童一樣,需要愛護與關心,但不可過度溺愛。
苯丙酮尿症、呆小症在新生兒期得以診斷並及時給予適當的治療,可以預防智能障礙。若1歲以後發現,則治療效果不理想。
嬰幼兒生長激素缺乏症(侏儒症)
因腺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致使成長受到障礙,身高異常低矮,稱為“侏儒症”。患兒一般比同齡、同性別的孩子身高低40%。患兒出生時身長和體重多正常,約半數患兒從1歲左右才開始生長緩慢,另一些則逐漸生長緩慢。身高比同齡兒矮,隨年齡增長其差別越發明顯。患兒麵容幼小,呈娃娃臉,下頜小,牙萌出遲,胸、腹部皮下脂肪相對較豐滿,四肢和上下身比例勻稱,生長速度慢,每年小於4厘米,智力正常,無畸形。10%~15%的患兒有低血糖症。可做生長激素釋放刺激試驗幫助診斷。
此病必須用生長激素治療。現多用基因工程人工合成的人體生長激素(hGH)進行治療,用量為0.1單位/千克體重,每日睡前皮下注射一次。如果患兒同時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呆小病),必須加服甲狀腺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