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的老祖宗
月黑風高,一片靜寂,正是殺人放火的好時候。
一個渾身黑色夜行衣,連頭麵都用黑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家夥,隻露出一雙鷹隼式的眼睛,非常酷的以蹲大便的姿勢貓在角落裏或者是房頂上,一隻手還極有視覺衝擊力地握在背上武士刀的刀柄上,似乎隨時準備躥將出去,拔刀而出,哢嚓一下,解決問題。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摸出一個煙霧彈往地下啪地一扔,火光一閃,煙霧四起,待煙霧散盡,黑衣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用解釋,估計大家都知道上麵這段說的是日本的忍者。說到日本忍者,早已與武士、藝伎、相撲,甚至還有AV女郎一道,成為了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日本標誌形象。
不過,文藝作品中的忍者形象大家見多了,可那就是真實的忍者嗎?
這倒未必。
真實的忍者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想知道嗎,那就跟隨本書的視角,走入一個真實的忍者世界,去發現那些聞所未聞的忍者秘密。
忍者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準確地說,忍者其實不是個東西。
從大的角度講,它是一種職業,一種古老的職業,也就是間諜,這是一項很具有挑戰性和大好前途的工作。
說得再具體一點,所謂忍者,是日本古代以暗殺、破壞和刺探為主要工作內容的一個專業技術工種。
在咱中國古代,這個職業一般被叫作細作或者奸細。在當代,更多的時候,我們把這種職業叫作特務或者特工,如果屬於敵對一方,通常還可以在前麵加上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修飾詞語,如“狗”。
說白了,忍者其實就是通常咱們說的間諜。但古往今來,天底下的間諜多了去了,為啥日本忍者的知名度就能這麼高?
這日本忍者完全是明星待遇,其知名度蜚聲海內外,享譽五大洲。在知名度方麵,能夠與之媲美的恐怕隻有大名鼎鼎的007,也就是詹姆斯·邦德同誌了。不過,邦德這個花心大間諜說穿了隻不過是電影的虛構,知名度這麼高,多數來自於每部電影中香豔的美女和層出不窮的高科技武器。
而日本忍者之所以出名,知名度高得甚至能衍生出忍者神龜來,在作者看來,其實最主要原因在於日本忍者不同於其他間諜的雇傭兵集團化組織特點。
此外,日本的忍者還善於製造種種極富日本特色的噱頭,再加上後世影視作品有意識地渲染和誇大,才成就了今天日本的忍者神話。
其實,與影視作品中描寫的不同,真正的忍者並沒有傳說中那樣神秘和神通廣大,也沒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他們是人,不是神,不會七十二變,更不會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白骨爪。
鑒於各種資料對於忍者的實際定義比較混亂,所以作者深感有必要對忍者的概念下一個相對準確的定義。
先聲明啊,如果概括得不準確,也絕對不允許人身攻擊,嚴禁扔番茄和雞蛋,即使要扔也必須扔新鮮的。
忍者之所以能夠與一般的間諜特務區別開來,其實最主要的是因為忍者都是有單位的,否則就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忍者,就隻能是一個一般的間諜,而不能被稱為嚴格意義上的忍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
關於日本忍者的概念,我個人的觀點,其實是應該有一個廣義和狹義之分的。
廣義的忍者,其實就是間諜,當然得是日本的間諜,你要是其他國家的間諜,確實也不好厚著臉皮硬往自己頭上貼一個忍者的條形碼,還有就是在江戶時代之後的間諜人員一般也不再被稱為忍者。
從廣義的忍者概念來講,我們似乎可以認同忍者典籍《忍術秘書應義傳》中關於忍者老祖宗的記載。
這個忍者的老祖宗就是聖德太子身邊的近身侍衛——來自甲賀的大伴細人。
要說這個大伴細人,就得先說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是何許人呢?
說到聖德太子,在日本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地位非常的崇高,常年在神龕上大吃冷豬肉。
聖德太子在日本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政治理想就是仿效隋朝的政治模式,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他畢生都在為這一理想奮鬥,雖然有生之年沒有實現,但他卻永遠活在日本人民心中。